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均为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1985年春天,我经历了一场终生难忘的相亲。女方家在小镇颇有名气,丈母娘的热情超出预期,竟安排我与她大女儿同屋过夜。那个夜晚,我目睹的一幕至今萦绕心头……
1985年春,草长莺飞之际,24岁的我作为华丰纺织厂机修工,在父母安排下乘坐公共汽车前往三十里外的青山村。相亲对象是林小燕,据二叔介绍,她在镇供销社工作,家境殷实。
「小伙子长得真精神!」刚踏入林家院子,一位微胖的中年妇女热情迎上来,这便是林母。屋内八仙桌上摆满农家小菜,林父握着我的手赞许道:「机修工好啊,有一门手艺。」
我的目光在屋内逡巡,靠窗位置两位年轻女子正在端菜。穿绿裙的林小燕羞涩微笑,而穿蓝衬衫的林巧云则表情淡漠。当林母介绍时,她只是淡淡点头便转身去了厨房。
饭桌上,林巧云始终沉默寡言,但做事麻利周到。林小燕不时偷看我,被发现便低头浅笑。当林父提议我留宿时,我虽犹豫但见天色已晚便同意了。
「家里房间有限,巧云你让王涛睡你房间,你打地铺。」林母的话让我愣住。林小燕小声嘀咕不合适,却被母亲驳回:「都是自家人了,巧云又不是小姑娘。」
巧云姐面无表情收拾房间,单人床靠窗,地上铺着被褥。当我说「委屈你睡地上」时,她平静回应:「你是客人,应该睡床。」
深夜,月光透过窗纱洒进来。我假装熟睡,却见巧云姐坐起,从枕头下取出红布包裹。她背对着我,肩膀微微颤抖,似乎在压抑情绪。我屏住呼吸,好奇这个沉默女子深夜的秘密。
就在我犹豫是否出声时,她突然警觉回头。我连忙闭眼,等再次睁眼时,红布包袱已重新藏好。这个夜晚,神秘感愈发浓重。
次日清晨,巧云姐已不见踪影。林母说她去镇上做针线活了,「这孩子性子倔,不爱说话」。早餐时,我忍不住询问,林母的回答更添疑惑。
与林小燕在溪边散步时,她羞涩问我对她的印象。我如实称赞后,她眼中闪过喜悦。但当我心思飘向巧云姐的红布包袱时,同厂老张的打趣让我惊醒:「最近魂不守舍,相中姑娘了?」
一周后,我借送《纺织技术手册》之名再访青山村。未通知任何人的我,在巧云姐窗前听到了抽泣声。
透过未关紧的窗户,我看到巧云姐坐在床边,手中握着什么。轻敲窗户后,她惊慌藏起包袱:「你怎么来了?」
当我鼓起勇气提及红布包袱时,她脸色瞬间苍白:「你...你看到了?」我点头承认:「那天晚上,你表情很痛苦。能给我看看吗?我很担心你。」
这段跨越三十年的回忆,至今仍在我心中泛起涟漪。那个红布包袱里究竟藏着什么?是未寄出的情书?是逝者的遗物?还是某个不能言说的秘密?或许,有些故事注定要永远封存在记忆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