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社交平台上的热搜被一辆“会自己走路”的小米汽车霸榜了。
山东威海车主这段监控视频刚传上网,直接把全网吓出一身冷汗。画面里,停在店门口的小米 SU7 突然亮起车灯,方向盘自动打满,慢悠悠地从车位里滑出来,车主光着脚追在后面惊叫,那场面活像科幻片里的汽车人成精。
短短一天,“小米汽车闹鬼式开走”“智能驾驶失控” 的话题就炸上热搜。有人脑补黑客远程操控,有人猜是程序 BUG,还有老车主现身说法:“上次我车自己开了天窗,原来不是我记错了!” 就在全网等着小米给说法时,10 月 3 日官方声明一出来,剧情直接来了个 180 度大反转。
小米的调查结论说得挺明白:车没问题,是手机发的指令。
原来车主两口子都有权控车,男车主用的 iPhone 15 Pro Max,女车主用的 iPhone 16 Pro。后台数据一比对,事发时正好是男车主的手机发出了 “泊车辅助” 指令,而且车子就在手机蓝牙 10 米覆盖范围内,完全符合操作逻辑。
本以为这事就这么结了,结果车主一句话又把水搅浑:“我根本没碰手机啊!而且客服说触发的是 iPhone16,我哪来的iPhone16?”
直到小米道歉大家才搞懂,这压根是客服闹的笑话。iPhone 15 Pro Max 的内部型号标识符是 “iPhone 16,2”,客服看了直接当成 “iPhone 16” 传给车主,硬生生把技术术语翻译成了还没上市的新机型号。
这波操作把网友笑疯了:“建议苹果下次把代号改成‘火星车’,看客服会不会说车被外星人开走了”“连型号都分不清,还好意思叫智能汽车客服?” 更有人吐槽:“我买智能车是图方便,不是来考设备型号识别证的”。
可笑着笑着,大家就笑不出来了。评论区里突然冒出一句扎心的话:“要是这次车溜到马路中间撞了人,是不是也要说‘对不起,是手机的锅’?”
这话一出来,瞬间勾起了所有人对 3 月底那场悲剧的记忆。
3 月 29 号晚上 10 点多,安徽高速上一辆小米 SU7 突然碰撞后爆燃,车里三个准备去考事业编的女大学生,一个都没能逃出来。后来遇难女孩的妈妈发长文哭诉,事故现场的车烧得只剩骨架,AB 柱都没变形,车门却死死锁着,路过司机想破窗救人都没辙。
更让人心寒的是,当时车子开着智能辅助驾驶,却没能避开障碍物。可直到事故发生后第四天,雷军才站出来说话,那句 “我们一直没接触到事故车” 的解释,被网友骂成 “冷血推责”。
有网友翻出当时的细节:大火烧了一个多小时,消防和交警才赶到现场。家属想知道车辆为什么会锁死,智能驾驶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可等来的却是一堆技术参数和 “等待调查” 的说法。
对比这次 “自动开走” 事件的快速回应,有人讽刺:“没人受伤就跑得比谁都快,出了人命倒学会沉默了?” 这话戳中了大家的痛处 —— 不是不能接受技术出问题,而是受不了出事之后的态度。
十年前,雷军拿着小米手机喊 “为发烧而生”,多少人把小米当成打破巨头垄断的草根英雄。那时候买小米,图的是便宜好用,就算 MIUI 偶尔卡顿,账号被盗过几次,大家也都能原谅,毕竟价格摆在那。
可自从小米造了车,一切都变了。
网友总结得特别到位:“以前买小米是因为性价比,现在买小米得靠胆子大。” 这话背后,是一次次失望攒下的不满。手机虚假宣传、智能家居联动乱跳、汽车接二连三出安全问题,每次出事,小米的第一反应都是 “排除自身问题”,很少说一句 “是我们没做好”。
就说这次 “车自己开走”,官方声明里全是 “数据匹配”“蓝牙范围”“型号标识符”,可普通人最关心的问题一个没答:手机没碰为啥会发指令?万一下次溜车撞了人算谁的?能不能给车主开放后台数据自证清白?
更让人不安的是技术细节。有工程师扒出来,小米的远程泊车只要手机蓝牙连上就能触发,既不用像特斯拉那样碰一下车门把手,也不用像蔚来那样声纹验证。iPhone 15 Pro Max 的蓝牙芯片还出过功率异常的问题,放包里很容易误触按键发出指令。
“手机误触是小事,可车是人命关天的大家伙啊!” 一位老米粉在评论区叹气,“以前觉得小米懂用户,现在怎么连‘安全比方便重要’都忘了?”
这起 “汽车自己开走” 的乌龙,最终以客服道歉收场。可它留下的疑问,比答案还多。
当手机能控制汽车,当代码能决定安全,我们买的究竟是高科技产物,还是个随时可能出意外的 “不定时炸弹”?小米总说自己 “全栈自研”,可连客服的专业培训都没做好,又怎么让人相信它的智能系统足够可靠?
最关键的是,小米似乎还没搞明白:手机死机了可以重启,数据丢了可以恢复,但汽车出事故,生命可没法回滚重来。
从 “亲民品牌” 到 “高端车企”,差的不只是价格,更是对安全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
每一次危机处理,都是品牌形象的重塑机会。可惜这一次,小米交出的答卷,更像是技术部门的自查报告,而不是面向大众的诚恳对话。
所以,别再怪网友冷嘲热讽。
当一辆车能在没人碰手机的情况下“自己开走”,哪怕最终证明是人为误触,那份恐惧和怀疑,已经种下了。科技可以酷炫,但必须敬畏。
否则,再响亮的口号,也唤不回一颗颗渐行渐远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