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北京协和医院安宫牛黄丸研究遭质疑:中医辨证缺失引热议

时间:2025-09-18 03:50:13 来源:听李医生说 作者:听李医生说

大家好,我是李医生。近期,一篇由北京协和医院发布的研究报告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该研究声称安宫牛黄丸在减少脑梗死脑水肿方面没有显著作用,效果等同于安慰剂。这一结论不仅让不明真相的群众感到困惑,更让一些专业中医黑借此机会大肆否定中医中药的价值。作为一位既懂西医又略通中医的博主,我觉得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剖析。


研究背景与争议点

整篇研究的核心观点是安宫牛黄丸在减少脑梗死患者脑水肿方面无效。然而,这一结论却引发了诸多质疑。尤其是研究在涉及中医中药时,是否真正遵循了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成为了争议的焦点。

研究细节的质疑

首先,我花了几块钱下载了这篇论文,仔细研读了原文。在研究方法部分,论文提到请了一位中医医生进行辨证,认为适合使用安宫牛黄丸的病人才会被纳入研究,不适合的则直接排除。然而,整篇论文中,涉及中医辨证的描述却仅有这一句话,没有详细说明辨证的过程和标准。


这让我感到非常蹊跷。因为按照常理,一个纳入了120个病人的研究,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应该非常严格和明确。尤其是当中医辨证成为排除病人的关键依据时,这一过程的详细描述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论文中却对此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更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论文的作者栏中,我竟然没有找到这位中医医生的名字。作者栏中列出了14位作者,都是神经内科、脑科的研究人员或临床人员,却没有一位是中医科的医生。这不禁让我怀疑,这位传说中的中医医生是否真的存在?还是仅仅为了应付而杜撰出来的?


中医辨证的重要性

中医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所在。它强调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体质和环境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治疗。这种治疗方式在历史上多次被证明是有效的。例如,1954年石家庄流行性乙型脑炎时,中医通过辨证论治,重用了白虎汤、安宫牛黄丸等药物,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而到了1947年北京流行性乙型脑炎时,由于环境变化,中医及时调整了治疗方案,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然而,在这篇研究中,中医辨证的过程却被严重忽视了。这不禁让我怀疑,研究是否真正遵循了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还是仅仅为了符合某种预设的结论而进行的表面文章?

安宫牛黄丸的真正价值

安宫牛黄丸作为历史名药,其疗效在历史上多次被验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随意使用。安宫牛黄丸是个治疗重病的猛药,药物本身寒凉,只适合用于热证而非寒证。用反了是会出人命的。因此,我们绝对不能把安宫牛黄丸当做一个可以不辨证就用的药物。


此外,安宫牛黄丸现在滥用现象严重。各种药店和活动都在推安宫牛黄丸,声称它是保健品,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健体。这都是大错特错的。安宫牛黄丸不是保健品,不能随意使用。

结语与呼吁

回到最初的话题,北京协和医院的这篇研究报告在涉及中医中药时存在诸多缺陷和疑点。尤其是中医辨证过程的缺失和模糊描述,让人对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产生了严重质疑。我希望协和医院的作者能够出来答疑解惑,解释清楚研究中的每一个细节。

同时,我也呼吁广大网友和中医爱好者要科学看待中医中药。不要因为一篇研究报告就全盘否定中医的价值。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其疗效和价值在历史上多次被验证。我们应该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了解和接受中医,而不是盲目否定和抹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