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国庆档电影市场观察:遗珠与黑马突出,流水线烂片泛滥

时间:2025-10-06 06:15:09 来源:因果 作者:因果

暑期档电影市场曾带来短暂惊喜,多部8分佳作让观众对行业复苏充满期待。然而国庆档新片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甚至不及已上映半月的历史题材影片《731》。该片凭借题材优势在国庆期间排片量逆势回升,反衬出新片质量的集体低迷。



在国庆档众多影片中,仅有两部作品值得关注:一部是被低估的遗珠之作,另一部则是意外突围的黑马。其余五部影片从选题到制作均暴露出流水线生产的弊病,难以满足观众期待。

作为档期内唯一具备题材红利的作品,《志愿军3》延续了系列前作的叙事模式。陈凯歌导演通过松骨峰、铁原阻击战等历史战役的拼贴式呈现,虽试图展现抗美援朝的宏大叙事,却因剧本结构松散、重点模糊而沦为平庸之作。这种大杂烩式的创作方式,未能有效传递历史事件的深层精神。



反观警匪动作片《毕正明的证明》,虽因主演王安宇缺乏票房号召力、片名《毕正明的证明》过于文艺而遭遇市场冷遇,但其7.6分的豆瓣评分证明作品质量。影片以反扒警察为主角,通过紧凑的剪辑节奏和流畅的打戏设计,展现出超越预期的娱乐性。若将片名改为《抓小偷》等更具商业属性的名称,或许能突破现有困局。



国庆档真正的黑马当属《震耳欲聋》,该片通过聋人律师李淇(檀健次饰)的成长轨迹,构建起独特的叙事空间。影片巧妙运用手语表演和听觉隐喻,既展现了聋人群体在发声权利上的困境,又通过不完美英雄的塑造避免了说教感。檀健次扎实的演技和角色原型支撑,使其成为明年最佳男主角的有力竞争者。



相比之下,特效大片《刺杀小说家2》的溃败更具警示意义。路阳导演沉浸于艺术表达而忽视叙事逻辑,导致影片沦为混乱的视觉拼贴。邓超作为一番男主却缺乏核心戏份,进一步暴露出创作团队在商业与艺术间的失衡。这种自嗨式创作,与春节档肖战《射雕英雄传》通过预售策略实现排片逆袭形成鲜明对比。



喜剧片《浪浪人生》的争议则集中在叙事逻辑的崩坏。黄渤饰演的失意男主经历投资失败、残疾、心脏病三重打击后,通过赛龙舟实现逆袭的设定充满套路感。更令人费解的是大结局轮椅入海、骨灰带回的荒诞处理,这种对海洋环境的轻慢态度引发观众强烈不适。



历史题材影片《大曹传》对三国人物的解构同样引发争议。将曹操塑造为死忠形象,既违背历史真实又消解了角色的复杂性。这种对经典IP的随意改写,暴露出创作团队在历史认知与艺术表达间的严重偏差。



港式犯罪片《港岛雪夜》则陷入形式主义的窠臼。金城武、梁家辉等演员的颜值虽能吸引观众,但混乱的叙事和故弄玄虚的镜头语言,使影片沦为空洞的视觉展示。这种重画面轻内容的创作倾向,与观众对优质故事的期待形成尖锐矛盾。



当前电影市场的困境,本质上是创作理念与观众需求的错位。大导们沉迷于个人表达而忽视叙事基本功,新人导演却能通过精准的题材选择和类型把控实现突围。这种倒挂现象警示行业:唯有放下小众心理,回归故事本质,才能重建观众信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