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与朋友、同事交流时,大家普遍关注当下生活与未来规划。通过观察下半年生活趋势,可以预见10月起社会或将出现7大显著变化。这些变化虽非绝对,但已有明显迹象可循。
当前,消费者普遍收紧钱包,消费降级现象显著。这并非消费者不愿消费,而是受经济压力和未来不确定性影响,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品。例如,拼夕夕平台用户数和订单量持续增长,而其他大平台则表现疲软。国庆假期期间,年轻人兴起“街头帐篷潮”,选择经济实惠的住宿方式,如武汉街头成排的帐篷,成为假期旅游新潮流。这种审慎消费心态将在10月后更加普遍,性价比将成为消费决策的关键因素。
考公务员、考研曾是热门选择,但近期国考报名热度有所下降,部分基层岗位甚至招不满人。同时,事业单位开始推行聘用制,如大同经开区进行公务员队伍精简改革,减少科员数量,实行竞争上岗和末位调整。这一改革或成为未来公务员优化的示范方向,打破“铁饭碗”传统观念,公务员将不再是一劳永逸的职业选择。
随着《住房租赁条例》的实施,10月起出租房屋需进行强制备案。若出租人未办理备案,承租人可代为办理。条例还明确规定,厨房、卫生间、阳台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同时规定了每个房间的居住人数和人均面积。这些规定旨在规范租房市场,保护租客权益,避免乱象发生。对于房东而言,新规虽增加了手续繁琐性,但长远来看有利于市场健康发展。
延迟退休政策已酝酿多年,如今看来即将落地。面对养老金压力、老龄化加剧和人均寿命延长等现实问题,延迟退休成为必然趋势。对于70后、80后乃至部分90后而言,需做好多干几年的准备。这一变化已引发养老焦虑,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数增长,长期养老理财产品咨询量上升,显示出公众对养老问题的重视。
买房即赚的时代已成过去,房地产市场正被政策严格调控。地方通过降首付、降利率、取消限购等措施稳住市场,但房价普涨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公众对房产投资的谨慎性增强,叠加经济压力,增加负债的意愿降低。政策层面加强保交楼和缓解房企流动性,市场将维持分化趋势,好地段、好房子仍有市场,但整体而言,住房将回归居住本质。
ChatGPT等AI技术的兴起,让公众开始担忧AI将取代人类工作。如今,AI已深入各行各业,客服电话接听、基础设计图和文案制作、工厂机器人作业等均可见AI身影。随着AI技术成熟和应用成本下降,重复性高、规则性强的岗位将加速淘汰。麦肯锡报告预测,2030年至2060年间全球将有50%的现有职业被AI取代,这一过程较之前估计加速了约10年。AI抢饭碗的时代已来临。
以往,部分打工人因收入低或老板成本考虑未交社保,导致保障缺失。随着10月全民社保新规的实施,更多人将享受社保福利,看病报销和退休养老金将更有保障。然而,全民社保也可能对企业用工产生影响,如企业可能转而返聘退休老年人或以零工代替全职。公众需对此做好心理准备。
高人预测虽基于数据和逻辑分析,但时代变化莫测。普通人需顺应趋势,把握发展机遇。在全球大环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守住钱袋子尤为重要。同时,提升自身能力始终是求得安稳的关键。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这一原则始终不变。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