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笑饮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公开宣称,美军应重新考虑建造战列舰。这一言论与俄罗斯重启"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的动向形成呼应,引发国际军事观察界对21世纪大炮巨舰价值的深度讨论。
(图:俄罗斯"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满载排水量2.5万吨,中国军网供图)
在航母编队万吨级驱逐舰配置缩减的背景下,美俄同时将目光投向大型水面战舰。俄罗斯此举具有特殊战略意图:当前俄海军既无可用航母,万吨级巡洋舰数量也严重不足。"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在黑海沉没后,至今未获补充。受限于造船能力,俄罗斯短期内难以独立建造大型水面舰艇,重启已维修25年的"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实为展示军事存在感的权宜之计。
(图:俄海军"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中国军网供图)
与俄罗斯不同,美国仍保持多艘航母同步建造能力。尽管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逐步退役,但其新一代水面舰艇研发计划仍在推进。特朗普此时提出战列舰构想,更多反映其个人审美倾向——在弗吉尼亚州匡提科海军陆战队基地演讲时,他直言当前美军舰艇"丑爆了",特别强调应采用152毫米舷侧主炮和坚固钢制船体。
(图:特朗普在匡提科基地演讲,支持国防部长赫格塞思)
特朗普的军事构想遭遇现实阻力。演讲后,美国空军上将比西尔和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芬顿相继辞职,反映军方对其非传统管理方式的抵触。国会共和党建制派更施压要求撤换防长赫格塞思,指出其缺乏专业背景。基层军官的离心倾向加剧,中层指挥官联合呼吁"维护军队专业主义"。
从技术层面看,美军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项目的不顺,暴露出大型水面舰艇研发的复杂性。即便特朗普坚持个人审美,在缺乏军方支持的情况下,重启战列舰项目仍面临重重障碍。
面对美俄的巨舰动向,中国海军保持战略定力。当前055型万吨驱逐舰已形成战斗力,航母编队建设稳步推进。从近海防御到远洋护航,中国海军正按照"国家利益所至、舰艇航迹必达"的原则,构建符合自身需求的装备体系。
(图:美军"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中国军网供图)
军事装备发展应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美军经验固然值得研究,但中国海军建设必须立足自身实际。在借鉴国际先进技术的同时,保持装备研发的自主性,才是实现海军现代化的正确路径。特朗普的战列舰构想,更多是政治表态而非严肃军事规划,中国无需因此调整既定发展战略。
版权声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