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将至,月饼作为这一传统节日不可或缺的节庆美食,再次成为市场上的焦点。然而,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月饼市场似乎掀起了一股“猎奇”风潮,各种新奇口味的月饼层出不穷,让人大开眼界。
在众多猎奇月饼中,麦德龙推出的现烤臭豆腐月饼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这款月饼外皮黝黑,内馅金黄,虽然外观上有些“丑陋”,但却意外地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据尝鲜者描述,这款月饼口感独特,虽然不够臭,但吃起来与豆腐相差无几,别有一番风味。
如果说臭豆腐月饼已经足够让人意外,那么螺蛳粉月饼的出现则更是让人大跌眼镜。这款月饼将米粉界的“顶流”螺蛳粉与传统糕点相结合,酸辣鲜香的口感与甜腻的饼皮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味觉体验。
除了臭豆腐和螺蛳粉月饼外,松花皮蛋馅月饼也以其独特的咸鲜风味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这款月饼将中式传统食材溏心皮蛋与莲蓉基底相结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口感。
当然,猎奇月饼的种类远不止于此。香菜牛肉、鱿鱼虾米、黑松露五仁、臭鳜鱼月饼、芥末三文鱼月饼、韭菜月饼、竹炭月饼、老干妈月饼、酸菜牛蛙月饼、方便面月饼等跨界组合也层出不穷。商家们显然抓住了年轻人的猎奇心理,主打一个“万物皆可包”的理念。
面对这些新奇口味的月饼,不少网友表示很想尝试一番。
盘点各地特色月饼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月饼种类繁多。除了大家熟悉的五仁月饼、百果月饼、鲜肉月饼外,按地区划分还有港式月饼、广式月饼、滇式月饼、京式月饼、苏式月饼、徽式月饼、秦式月饼、闽式月饼、琼式月饼、潮式月饼、台式月饼、晋式月饼等多种类型。每种月饼都与当地的饮食习惯紧密相连,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月饼文化。
1块月饼=4碗饭,这些人吃月饼要注意
虽然月饼美味可口,但因其具有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特点,对健康的潜在影响不可忽视。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来说,想要健康吃月饼就需要格外注意。
糖尿病患者
无糖月饼并非完全无糖。虽然无糖月饼不含蔗糖,但可能含有麦芽糖醇、木糖醇等甜味剂或糯米、面粉等淀粉类替代品。这些成分进入人体后仍可能转化为葡萄糖,导致血糖波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分泌中心主任医师陈燕燕提到,通常100克月饼的热量就相当于4碗米饭。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建议一次食用月饼的量尽量不要超过25克——大约是一块正常大小月饼的1/4。同时,糖尿病患者吃月饼时可以搭配菠菜、燕麦、芹菜等高纤维食物,并避免在夜间食用月饼。吃完后应适当增加运动量,以更好地辅助身体代谢,维持健康状态。
儿童吃月饼控量是关键
月饼的高糖、高脂肪特性容易加重孩子的消化系统负担,影响正常饮食规律和营养吸收。儿童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月饼中的大量糖分可能导致龋齿,高脂肪则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问题。因此,建议给儿童选择迷你型月饼,每次食用量不超过1/4块(约25~30克),且当天应减少其他甜食、油炸食品的摄入。
专家:月饼和海鲜不建议大量同食
此外,中秋前后也是应季海鲜产品大量上市的时候。专家明确建议,月饼和海鲜不建议大量同食。若需少量搭配也需掌握科学方法,避免给身体带来负担。海鲜尤其是虾、蟹、贝类富含蛋白质,与月饼大量同食可能影响营养吸收效率,会显著加重胃肠消化压力,容易引发腹胀、嗳气、腹泻等不适。尤其对消化功能较弱的老人、儿童或胃肠疾病患者更不友好。
来源: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综合央视新闻 、萧山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