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柬埔寨7000工人罢工抗议中资厂罚款新规,海外管理难题凸显

时间:2025-10-07 17:43:01 来源:眼光很亮 作者:眼光很亮



近日,一则来自柬埔寨的罢工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在柬埔寨实居省贡比西县,TARAL制衣厂的7000名工人聚集在工厂门口,他们并未如往常般走向生产线,而是高举双手,拒绝进入厂区,一场大规模罢工就此拉开序幕。

这场罢工的直接导火索,是工厂中方管理层出台的一项严苛新规——“迟到1分钟罚款10美元”。

无独有偶,在地球另一端的巴西,此前也发生了一起引发国际关注的中资企业劳工事件。一家中资企业因涉嫌奴役劳工行为,被求偿高达2.57亿巴西雷亚尔。

而在意大利,也有中资企业因加班问题被处以28万欧元的罚款。

这些事件表明,一些在国内看似平常的管理手段,在海外正遭遇工人的坚决抵抗。

据报道,该厂工人向中方管理层提出了五项核心诉求:恢复午餐补贴;取消“迟到一分钟罚款10美元”的规定;按此前会议决定,仅对迟到30分钟以上予以扣款;停止强制提高产量指标和随意削减奖励金;允许工人携带药品和饮用水进入厂区。

实居省劳工局局长曾布林迅速作出回应,表示已派出工作组介入协调,以尽快解决此次罢工事件。

“迟到1分钟罚10美元”这一规定,在柬埔寨的薪资体系下显得尤为严苛。柬埔寨工人的平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如此高额的罚款对工人而言无疑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有工人直言,自新管理团队上任以来,工厂检查日趋严格,管理方式更为苛刻,工作压力明显加大,整体工作氛围恶化。许多工人表示,他们并非不愿意努力工作,但这种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让他们感到不被尊重。

这种管理方式,与国内一些企业通行的“罚款文化”颇为相似,都是通过经济处罚来约束员工行为。



就在柬埔寨工人为自身权益罢工的同时,国内一家电商企业却因发布“加班红榜”而登上热搜。

这份在社交平台流传的《关于加班的通报表扬》显示,榜一员工月加班达159.96小时,这一数字远超劳动法规定的“每月加班不得超过36小时”的上限。

更令人震惊的是,该公司声称“自愿加班没有加班费”,这直接违反了法律中“安排加班需支付加班费”的强制性规定。

柬埔寨罢工事件并非孤立案例。2025年5月,柴桢省一家运动器材制造工厂也发生了员工集体罢工事件,约950名员工参与,当地劳动局同样迅速介入协调。

在巴西,一起涉及中资企业的劳资纠纷更是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巴西警方在2024年12月突袭检查中国电动车龙头比亚迪巴西厂区,发现受雇的220名中国工人在“形同奴役般的环境”中工作。

巴西检方调查指出,这些工人不仅工资高达七成遭扣留,想离职还必须支付高额解约费,部分工人的护照竟被没收。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工人的基本权益。

巴西检方已于2025年5月27日对涉事企业及其两家合作建筑公司提起诉讼,以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



在意大利,中资企业面临着严格的工时监管。根据2025年5月意大利劳动部发布的《意大利劳动法典》,每周标准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任何超出部分均视为加班,且必须符合严格的法律程序。

意大利对加班费的计算有着清晰的规定:加班时间的前两小时,加班费率为基本工资的50%;超过两小时的部分,加班费率提升至基本工资的100%。这样的法律环境,让习惯了“996文化”的中企HR面临巨大挑战。

劳资关系的和谐需要各相关方的共同努力和参与。当7000名柬埔寨工人站在工厂门口拒绝上班时,他们不仅是在抗议一分钟10美元的罚款,更是在拒绝一种不被当人看的生存方式。

“反内卷不是反对奋斗,而是反对以健康为代价、视权益为儿戏的‘伪奋斗’。”这句话道出了许多工人的心声。

从这些事件中也可以看出,很多企业在国内的管理方式一旦搬到国外,往往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原因其实很简单,每个国家的文化、法律和社会环境都有所不同,企业必须尊重并适应这些差异。

如今,互联网上关于内卷的讨论随处可见。这些内卷现象说白了,很大程度上是由一些大企业直接造成的。大家是否有一种感觉,好像工资又回归到了3000元的时代?

很多相关的抱怨在互联网上随处可见,网友们早已经对这种随便罚款、任意加班、老板画大饼的情况感到特别的反感和无可奈何。企业只有尊重员工权益,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