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德国总理默茨与美国副总统万斯近期先后公开承认,西方主导的时代已走向终结。这一论断不仅揭示了全球权力中心的转移,更预示着多极化世界秩序的加速形成。
西方吸引力衰退:从“仰望”到“质疑”
在德国统一35周年纪念仪式上,默茨直言:“自由西方的吸引力正在明显下降。”他指出,世界对西方价值观的效仿已不再是“理所当然”。这一判断与美国副总统万斯在美国海军学院毕业典礼上的表态不谋而合——万斯承认“美国无可争议的主导地位时代已经结束”。
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G7国家占全球GDP比重从1992年的68%骤降至2024年的29.18%,而新兴经济体与金砖国家的崛起正重塑全球经济版图。默茨分析,西方衰落源于外部挑战与内部危机的双重冲击:移民潮引发的社会分裂、商业技术革命的颠覆性影响,以及政治极化、经济衰退等制度性矛盾,共同削弱了西方的“制度优越性”说服力。
美国战略收缩:从“干涉”到“自保”
万斯进一步批判美国过去的外交政策,认为华盛顿沉迷于“软实力”与“干涉他国事务”,甚至将手伸向与美国核心利益无关的领域。这种霸权思维已难以为继。五角大楼文件显示,美军正从全球干预转向战略收缩,重点保卫美洲与本土安全。红海冲突中,美军与胡塞武装交战仅月余便签订停战协议,凸显其避免长期军事冲突的意图。
特朗普政府明确表示,美国武装部队的职责是“消灭威胁”,而非“传播民主”。这一政策转向与过去几十年的霸权外交形成鲜明对比,标志着美国开始接受多极化现实。
多极化崛起:新兴力量重塑国际秩序
与西方衰落形成对比的是,多极化世界秩序正在加速形成。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扩展、上合组织稳步前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深化……这些区域性合作不再以意识形态划线,而是聚焦实际发展与互利共赢。俄罗斯总统普京强调,各国在多极化中“确保自身安全和发展的努力正当合理”,地区国家正主导构建符合自身利益的合作模式。
全球南方国家不再是被动的“沉默者”。印度、巴西、南非等国通过自主选举产生领导人,制定符合国情的发展政策,拒绝简单效仿西方模式。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西方主导的国际机构面临信任危机,已无法反映真实的力量平衡。
合作共赢取代零和博弈:西方的适应之困
多极化世界的到来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德国前外长约施卡·菲舍尔直言“西方的终结已成定局”,而特朗普的连任被视为“压垮它的最后一击”。面对这一变革,西方能否放下“教师爷”的教鞭,接受平等有序的多极化秩序,将成为其适应新格局的关键。
合作共赢正在取代零和博弈,成为国际关系的新范式。美国与德国的表态虽显迟缓,但至少表明部分西方国家已开始正视现实。未来,如何在多极化世界中调整战略、重构角色,将是西方国家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