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35岁男保姆照顾52岁大妈,4个月阿姨身体不适,女儿发现真相后...

时间:2025-10-08 03:46:49 来源:诗词中国 作者:诗词中国

"妈,您今天感觉好点了吗?"

我推开门,看见母亲正在和小杨说着什么,两人见我进来,立刻停止了交谈。

这个28岁的男保姆来我家已经四个月了,最近母亲和他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奇怪。

尤其是这两周,母亲频繁呕吐,脸色苍白,却坚决不肯去医院。

而每当我询问,小杨总是插话,说什么"阿姨只是胃口不好"、"休息几天就会好"。

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秘密?

当我看到母亲又一次冲向洗手间,捂着嘴剧烈呕吐时,我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夺眶而出。



1

我叫林雯,是一家传媒公司的编辑。

母亲今年50岁,在我父亲去世后一直独自抚养我长大。

半年前,她突发脑溢血,虽然保住了性命,但行动不便,需要专人照顾。

我工作忙,无法全天陪伴,只能请保姆。最初请的是位阿姨,但母亲的情况时常需要有人扶抱移动,阿姨力气小,几次差点摔倒。

"要不请个男保姆吧,力气大些。"

二姨提议道,"现在正规家政公司的男保姆素质都很好。"

经过慎重考虑,我通过家政公司请来了小杨。他有护理资格证,曾在养老院工作过,第一印象专业又靠谱。

最初一切正常,小杨照顾得很细心,母亲的情况也稳定下来。直到最近一个月,事情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2

变化是从上个月开始的。

一天傍晚,我下班回家,无意中听到母亲和小杨在房间里低声交谈。

"您必须告诉小雯,这事瞒不了多久的。"小杨的声音听起来很担忧。

"不行,她最近工作压力那么大,我不想再给她增添负担。"母亲坚决地回答。

"可是您这情况..."

他们说什么情况?母亲有什么事瞒着我?我正想推门进去,小杨却先一步拉开了门。

看到我,他明显愣了一下:"林小姐,您回来了。"

"你们在聊什么?"我直截了当地问。

"没什么,阿姨想吃点水果,我们在商量买什么。"小杨回答得太快,显得很不自然。

从那以后,我开始留意他们的互动。

小杨经常偷偷给母亲递药,而且不是医生开的那些;

母亲的手机从不离身,时常发信息,看到我就立即锁屏;

最奇怪的是,母亲开始频繁呕吐,却坚持说自己没事,拒绝去医院。

我甚至怀疑,母亲是不是对小杨产生了不该有的感情?毕竟她已经独居多年,而小杨又年轻体贴...

这个想法一旦产生,就像野草般蔓延开来,我开始看什么都不对劲。



3

上周日,二姨来家里探望母亲,也注意到了异常。

"小雯,你妈和那个小杨...是不是有点不对劲?"二姨趁小杨出去买药的空隙,小声问我。

"二姨,您也这么觉得?"我心一沉。

"他们说话时眼神太亲密了,而且你看到没有,小杨给你妈倒水时,手指还轻轻碰了碰你妈的手背。"二姨一脸严肃,"你妈这个年纪,又长期卧病在床,心理可能比较脆弱..."

我点点头,心里更加确信两人之间有猫腻。

"最近你妈还老是呕吐?"二姨又问。

"是啊,我怀疑..."我压低声音,"她会不会是...怀孕了?"

"啊?"二姨瞪大眼睛,"不会吧?你妈都五十岁了!"

"更年期也有可能怀孕的!"我急切地说,"您看她的症状多像啊!"

二姨沉思片刻:"这事不能轻视,你得想办法了解真相。"

送走二姨后,我决定采取行动。

4

周一早上,我谎称公司有急事,实际上躲在家里监视母亲和小杨。

果然,我一走,小杨就从包里拿出一个小药瓶,给母亲倒了一粒药。

"阿姨,这是中药,有点苦,您忍一下。"小杨轻声说。

母亲接过药丸,皱着眉头咽了下去:"效果怎么样?"

"医生说见效慢,需要坚持服用。"小杨回答,"但您这情况实在不该瞒着小雯了。"

母亲叹了口气:"再等等吧,等我好一点再告诉她。"

我心跳加速:他们果然有秘密!这些药是什么?为什么要瞒着我?

下午,我假装正常下班回家,母亲又一次冲进卫生间呕吐。

"妈,您到底怎么了?我们去医院吧!"我忍不住哭了出来。

"没事,就是胃不舒服..."母亲虚弱地说。

小杨走过来,递给母亲一杯温水:"阿姨,我觉得是时候了。"

母亲沉默片刻,终于点了点头。

5

"小雯,坐下吧,妈有事要告诉你。"母亲拍拍身边的位置。

我坐下,心跳如鼓,准备迎接那个可能让我崩溃的真相。

"其实...我得了胃癌。"母亲轻声说。

我愣住了,完全没预料到会是这样的消息:"什么...什么时候的事?"

"四个月前。"母亲握住我的手,"就是小杨来的前一周,我去做体检,医生发现的。"

"为什么不告诉我?"我的声音颤抖着。

"你当时刚升职,工作压力那么大,我不想让你分心。"母亲解释道,"所以我联系了家政公司,特意请了有医护背景的小杨来照顾我。"

我转向小杨:"所以你一直知道?"

小杨点点头:"林阿姨请我来时就告诉了我实情,让我帮忙保密。"

"那您现在的治疗情况呢?为什么一直呕吐?"

母亲和小杨对视一眼,小杨接过话题:"阿姨一直在做化疗,我每周都陪她去医院。最近的呕吐是化疗的副作用。"

"您每周去医院?可是..."我突然想起来,每周三母亲和小杨都会出门几小时,说是去公园晒太阳。

"对不起,我们骗了你。"母亲歉疚地说,"那些药是缓解化疗反应的中药,是主治医生额外开的。"

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一是为母亲的病情心痛,二是为自己的猜疑感到羞愧。

"妈,您怎么能瞒着我这么重要的事情?"

"我只是...不想看到你担心的样子。"母亲擦去我的眼泪,"你是我的骄傲,我不想成为你的负担。"

6

真相大白后,我立刻请了长假,全程陪母亲治疗。

小杨依然留在我们家工作,但现在我对他的态度完全不同了。

"小杨,这段时间真是辛苦你了。"有一天,我真诚地对他说。

"这是我的工作。"他微笑着回答,"林阿姨是个很坚强的人,她的病情其实比预期的要好。"

我点点头,想起自己之前的猜测,不禁感到一阵脸热:"对了,我想向你道歉..."

"为什么?"

"我之前...误会你和我妈有不正当的关系。"我低下头,难以启齿。

小杨先是愣了一下,随后忍不住笑出声:"林小姐,您想象力真丰富。"

"我真的很抱歉。"我尴尬地说。

"没关系,换位思考的话,我可能也会起疑心。"他平和地说,"重要的是,现在一切都明朗了。"

三个月后,母亲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医生说肿瘤已经缩小了一半。

一天晚上,我和母亲一起看电视,她突然说:"小雯,妈想和你说件事。"

"什么事,妈?"

"小杨下个月就不来了,他要去读研究生了。"

"这么突然?"我有些意外。

"不突然,他一直有这个计划,只是坚持要等到我病情稳定后才离开。"母亲微笑着说,"他是个好孩子。"

我点点头,心中满是感激。

7

小杨离开的那天,我们全家送他到车站。

"林阿姨,保持良好心态,按时服药,很快就会痊愈的。"小杨叮嘱道。

母亲眼含泪水,握着他的手:"谢谢你这段时间的照顾,去学校好好读书,别惦记我们。"

轮到我道别时,我有些哽咽:"小杨,真的很感谢你。如果不是你,我可能到现在还被蒙在鼓里。"

"林小姐客气了。"他微笑着说,"照顾好阿姨,有需要随时联系我。"

看着小杨的背影消失在车站,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有时候,我们最亲近的人会对我们隐瞒真相,不是因为不信任,而是因为太爱。

而那些我们误解的人,可能恰恰是默默守护我们的人。

回家路上,母亲握住我的手:"小雯,妈对不起你,不应该瞒着你。"

"我理解,妈。"我轻声回答,"但以后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要一起面对,好吗?"

母亲点点头,眼中含着泪光。

一场误会,让我意识到:生活中最大的障碍往往不是外界的困难,而是我们自己设下的猜疑和偏见。

只有真相和信任,才能让我们真正走进彼此的内心。

而那个被我误解的男保姆,教会了我这宝贵的一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