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这3位已故歌星:歌声永存,记忆长留

时间:2025-10-08 05:19:36 来源:君笙的拂兮 作者:君笙的拂兮

当下的华语乐坛看似热闹非凡,新人新作层出不穷,但真正能深入人心、流传久远的经典之作却并不多见。相比之下,上世纪活跃的许多歌手,他们的知名度和作品的生命力往往更胜一筹,演唱的歌曲至今仍被广泛传唱。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有三位深受听众喜爱的歌手,许多人都以为他们只是淡出舞台、安享晚年,谁曾想这三位歌手早已离世,难怪再也见不到他们登台献唱了!



提起谢莉斯这个名字,许多喜欢老歌的长辈都会跟着哼起《外婆的澎湖湾》。这位来自重庆的歌手,嗓音清澈如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与王洁实组成的男女二重唱组合,堪称乐坛的黄金搭档。

1978年,两人首次合作演唱《油田的夜晚》,便引发全场轰动。后来推出的专辑《何日才相会》销量突破300万盒,连续四年荣获“云雀奖”。



那时,谁家有录音机,没放过他们的《校园的早晨》《踏浪》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时髦。由于两人配合太过默契,甚至总被误会是夫妻,其实他们各自都有幸福的家庭,这份舞台情谊维持了几十年。

1997年,谢莉斯在成都演出时,突然发现自己嘴巴歪斜,说话含混不清。经检查,她患上了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医生称她的大脑状态堪比80岁老人,可能面临瘫痪甚至痴呆的风险。



对于把唱歌当作生命的她来说,这比割肉还痛苦。后来,她连走路都困难,看着镜中五官歪斜的自己,甚至向王洁实提出解散组合,劝搭档另寻出路。

好在丈夫每天陪她爬楼梯、练发声,王洁实也一直开导她。2000年,她奇迹般重返舞台,与王洁实在《同一首歌》上再次合唱《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2010年,谢莉斯的独生女郎乐查出肺癌,她强忍悲痛陪女儿抗癌四年,最终还是没能留住孩子。女儿去世后,她彻底淡出了舞台,大家以为她只是退休带外孙女安享晚年。

直到2023年1月,王洁实发文悼念“愿天堂没病痛”,大家才知道这位唱了一辈子温暖歌曲的歌唱家,已经因病在北京离世,享年75岁。



在美声界,有位“扫地僧”式的人物——程志。他的名字或许年轻人不熟悉,但《纽约时报》都曾夸赞他是“来自东方的威胁”。

谁能想到,这位男高音大师小时候音乐课总垫底,16岁参军成了广西山里的骑兵侦察兵,那时的他觉得唱歌都是女孩子的事。



1965年,总政歌舞团去慰问,战友起哄让他唱歌,这一嗓子直接震住了在场的专业演员。马旋老师费了半年劲才把他调到北京。

刚进歌舞团的程志什么也不懂,连乐谱都不认识。他省吃俭用买了台录音机,自唱自录反复比对,后来被送去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沈湘教授,才算真正摸到门道。



毕业后的他彻底爆发,《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唱得铿锵有力,《在那遥远的地方》又柔情似水,连意大利歌剧《今夜无人入睡》都能唱得让外国歌唱家竖大拇指。

随着年龄增长,程志渐渐减少了演出,有人说他是功成身退,偶尔在声乐比赛当评委露个面,大家都以为他在安享晚年。

直到2023年3月,声乐圈传来噩耗,程志因直肠癌在北京去世,享年77岁。



这时大家才知道,两年前他就因急性肠梗阻做了两次大手术,肠道破裂差点没抢救过来,瘦了30多斤,可恢复后还硬撑着站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

他生前总说温可铮先生早年的课影响了自己几十年,这份对歌唱的执念,直到生命最后都没放下。

如今听程志唱过的《祖国,慈祥的母亲》,那穿透人心的高音里,藏着的全是对舞台的热爱。



比程志离世更让人意外的是方大同,这位1983年出生的音乐才子,明明2025年2月13日还在微博发新歌宣传专辑《梦想家》。

谁能想到在短短一周后,他的音乐厂牌就宣布了噩耗,2月21日早晨,方大同因病去世,年仅41岁。



消息出来时,袁娅维连发23遍“不是真的”,薛凯琪在海口音乐节唱《半路》时当场失控落泪,哽咽着说“人生的路永远是一半”。

熟悉方大同的人都知道,他的身体早就亮了红灯。2010年就因操劳过度“爆肺”住院,气胸这毛病此后反复发作。



再加上他天生瘦高体型,体重不足百斤,又从小吃素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一直很差。医生说他的身体条件达不到手术标准,只能保守治疗,可他始终没停下创作。

新专辑《梦想家》被他称作“病中专项”,录制时嗓音已经沙哑,身形瘦得像“皮包骨”,但方大同还在节目里笑着说“只要身体允许,就会拿起麦克风”。



出道这些年他写了近300首歌,《Love Song》《三人游》这些R&B金曲曾霸占各大榜单,连周杰伦都夸方大同“音乐有灵气”。

可近几年他确实很少露面,粉丝们只当他是低调养病,等着他康复后再发新曲,谁也没料到这张《梦想家》会成绝唱。

方大同这位把梦想藏进旋律里的才子,终究还是没能等到自己的“康复之路”。



现在再翻听这三位歌手的作品,谢莉斯的温柔、程志的高亢、方大同的灵动,每段旋律里都藏着他们的人生故事。

华语乐坛或许还会不断涌现新人新作,但这些穿过时光的歌声,早就成了听众心里的烙印。



那些我们以为只是“淡出”的身影,其实只是换了种方式留在世间,只要还有人在哼起他们的歌,他们就永远在舞台上,从未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