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美国大豆滞销后,特朗普通知中国,谈判议题变了,谢锋说了12个字

时间:2025-10-08 11:46:52 来源:安珈使者啊 作者:安珈使者啊

1

在过去的数十年间,中国始终是美国大豆出口的最大客户,长期占据其外销总量的六成以上份额。

2

每到秋季收获季节,美国中西部广袤农田中的大豆被集中运往仓储设施,堆满仓库后,农民们便静待来自中国的采购订单。然而今年,这一惯例彻底打破。

3

统计资料显示,自今年5月起,中国未再进口一粒美国产大豆。



4

截至9月底,《纽约时报》明确指出,这是近三十年来首次出现如此断层式停购现象,标志着中美农产品贸易格局的重大转折。

5

面对丰产却无销路的局面,美国豆农陷入困境,市场价格持续走低,愤怒情绪迅速蔓延至华盛顿政坛,并直指特朗普政府当初推行的关税政策。



6

美国大豆“烂在地里”

7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以来,美国大豆种植者的处境急转直下。

8

随着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加征报复性关税,原本稳定增长的出口通道骤然关闭,订单量呈现断崖式下滑。



9

眼下正值新季大豆上市高峰期,各地农场的储存设施已被塞得严严实实,连场院外围空地也被临时用作堆放点,部分豆粒因通风不良开始发潮、霉变,品质急剧下降。

10

更令人焦虑的是,市场报价一路探底,已跌破多数农户的成本线。



11

有种植户翻开账本核算后发现,当前每播种一亩地就等于直接亏损一笔资金。迫于压力,不少农民四处奔走寻找替代买家,但收效甚微,国际市场对大规模低价货源兴趣有限。

12

与此同时,南美国家敏锐捕捉到这场变局带来的机遇,迅速填补中国市场留下的空白。



13

巴西率先行动,主动取消对中国出口大豆的相关税费,强化双边农业合作机制。

14

凭借稳定的供应能力和高效的物流体系,仅9月份一个月,巴西就向中国发运了整整40艘满载大豆的货轮,成功抢占了原先属于美国的大宗市场份额。



15

更让美国农户感到愤懑的是阿根廷的做法——这个国家一边接受美国提供的农业援助,另一边却同步宣布对中国实行大豆零关税政策,在两方之间巧妙周旋,既不得罪又赢得实际利益。

16

得知此事后,许多美国豆农怒不可遏,直言这种行为严重违背公平原则,感觉自己成了政治博弈中的牺牲品。



17

而在中国方面,早已着手布局应对潜在供应链风险,积极推进“减豆增谷”的战略调整。

18

过去畜禽饲料配方中大豆占比偏高,如今通过技术优化,逐步引入玉米、小麦及其他杂粮作为蛋白源替代成分,有效压缩了整体大豆需求量。



19

在南美供应商加速扩张与中国国内结构调整双重作用下,中国对美国大豆的依赖程度显著降低。未来若想重返中国市场,美国必须面对更高的准入门槛和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

20

这一切局面的形成,根源在于特朗普政府的战略误判。



21

他一度坚信“中国离不开美国大豆”,认为即便提高关税,中方最终仍会因刚需而妥协采购,因此大胆祭出贸易限制措施。

22

但他未曾预料到,此举反而促使中国加快与南美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硬生生催生出一条去美国化的大豆供应新链路。最终承担代价的,只有无辜的美国农民。



23

为缓解农业群体的生存压力,美国农业部推出了一定规模的财政补贴计划。

24

但业内普遍认为,这类补助不过是短期安抚手段,无法根治产品滞销的根本问题。仓库里的库存仍在不断累积,贬值风险日益加剧。



25

就在美国大豆危机愈演愈烈之际,特朗普突然宣布将调整后续谈判议程内容。

26

外界普遍解读此举意在转移焦点,试图在农产品议题上施压中国让步,毕竟来自农业州的政治反弹已不容忽视。



27

对此,中国驻美大使谢锋仅用十二个字回应:“中方立场明确,按规则办事”。



28

这简短表态传递出清晰信号:中国的外交原则不会因美方单方面更改议题而动摇,所有合作都必须建立在平等与规则基础之上,绝不受胁迫影响。

29

话音刚落,特朗普再度出手,掀起新一轮波澜。



30

特朗普急眼了

31

9月末,特朗普亲自拨通跨越太平洋的电话,与中方进行了长达三个小时的通话。

32

通话过程中,他明确提出要求,希望中国将美国大豆的采购量提升至原有水平的四倍之多。



33

这一请求显然意图明显:企图将国内农产品积压的压力转嫁为外交筹码,借谈判逼迫中方重新打开市场大门。

34

毕竟各大农场仓库接近饱和,大豆腐坏速度加快,多地已爆发由农民组织的抗议示威活动,严重冲击执政形象。



35

针对这次被外界称为“电话碰瓷”的举动,谢锋迅速作出有力回击:农业不应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普通农民更不该为高层冲突买单。

36

随后,他还公开剖析美方背后的“三重算计”:



37

第一,企图依靠恢复大豆出口填补财政赤字,毕竟此前每年对华销售可带来超百亿美元收入;第二,借机削弱巴西、阿根廷等竞争对手的地位,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第三,以农产品为掩护,实则继续推进在高科技领域遏制中国的深层战略。



38

尽管这些盘算看似环环相扣,但在现实面前却难以奏效。因为中国与南美的合作关系已经深度绑定且制度化。

39

今年7月,中国与巴西正式建立起专属大豆供应链体系,涵盖从种植规划到海运配送的全链条协作机制,确保供应安全可靠。



40

而在阿根廷实施对华免税政策之后,中国自该国进口的大豆数量迅速攀升,创下七年来单月最高纪录。

41

进入10月,中国再次追加400万吨巴西大豆订单。加上前期采购量,短短两个月内累计订购达1200万吨,同期美国则颗粒未售,完全被排除在交易之外。



42

消息传回美国主要农业州,激起强烈反响。

43

伊利诺伊州、爱荷华州等地的主要公路出现大规模拖拉机游行,车队绵延数公里直达州政府门前,“关税毁了我们”的横幅随处可见。



44

一位世代务农的农场主无奈表示,家族连续五代人都靠种豆维生,如今却连基本销售渠道都丧失殆尽,种子和化肥投入尚未收回成本。

45

农业游说团体更是频繁造访白宫,一周内三次递交紧急报告,强调关税实施后对华出口份额锐减40%,预计全年损失高达28亿美元。



46

雪上加霜的是期货市场的表现,芝加哥交易所大豆合约价格连续两周下挫,目前每卖出一吨就要承受约200美元的亏损。

47

此外,政府承诺的救助补贴不仅延迟发放,预计要等到明年才能到账,且总额远远不足以弥补千亿级的市场缺口,真正起到的作用极为有限。



48

谢锋12字定调

49

谢锋提出的“合作须循规则,政治勒索免谈”十二字方针,为中美农业对话划定了明确边界:

50

任何试图通过高压手段迫使中国让步的行为都将归于失败,所有经贸往来必须遵循国际通行准则。



51

在此背景下,即将到来的10月东盟峰会被视为短期内观察两国是否重启沟通的重要窗口。

52

尽管存在接触可能,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倘若美方仍坚持“以关税换 concessions”的旧思维,谈判极有可能无果而终。



53

原因显而易见:中国已在南美构建起牢固的替代供应网络,同时持续推进全球粮食供应链多元化布局。

54

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乌克兰、俄罗斯等多个国家深化农业合作,拓展油料作物及谷物进口渠道,进一步增强战略自主性。



55

再加上南美市场格局趋于固化,数据显示2024年巴西占中国虚拟耕地进口总量的比例已达48.6%,美国大豆的可替代性正持续弱化。

56

如果美方继续固守对抗立场,其农业出口面临的连锁性打击还将进一步扩大。



57

归根结底,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农产品进口国,拥有充分的选择权和议价能力。若美方执意将农业商品当作政治施压工具,只会亲手葬送这块至关重要的海外市场。

58

接下来美国农业的命运,取决于其能否认清现实,摒弃零和思维,回归基于规则与互信的正常贸易轨道。

59

信息来源

60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3332957888479695&wfr=spider&for=pc



61



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