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不限癌种”的抗癌药,已在我国上市,效果怎么样?价格要多少?

时间:2025-10-08 19:31:20 来源:观星赏月 作者:观星赏月

如果此刻你正在搜索“广谱抗癌药”,大概率不是想听PPT,只想知道:我到底能不能用,花多少钱,能坚持多久。



我把最新三句话讲完:79%的人吃完肿瘤显著缩小,2024年起买3个月送3个月,国产版出来后自费大概一年15万出头。



听完还愣?

接着往下看。

先看硬数据,别嫌枯燥。2023年ASCO刚放出的全球III期:17种癌只要撞到NTRK融合,客观缓解率79%,16%直接影子都扫光。



中国患者同一条曲线,疗效没有“东亚滤镜打折”。

这数字听着热血,落到病房却很具体——我认识的那位广西大姐,晚期肺癌肝转五处,吃两个月复查,医生指着片子说“最大那块缩小一半”,她当场在诊室哭出声。

但数字归数字,钱包归钱包。



过去80万一年的标价劝退了九成家庭。

今年玩法变了:先是医保“简易续约”,预计2024年自付降到30%以下;再叠加厂家的“3+3”慈善援助,买三个月送三个月,粗算年花费15万。

别忘了,张江药谷的国产化线明年二季度启动,届时价格再砍40%。



一句话,原来遥不可及的天价,正在被政策+内卷硬生生拽到普通人够得着的地方。

别以为“有靶点就能上车”,现实比说明书狡猾。

第一个坑在基因检测——同样是NTRK,不同公司报出来的阳性率差20%,等于十个患者两个被漏掉。



现在北京上海广州48家医院已经开出“泛癌种靶向门诊”,统一用二代测序,7天出报告,漏检率压到不到5%。

如果你家附近医院测不到,就带上蜡块直奔这三家城市,多跑一趟,换的可能是多活几年。

第二个坑在耐药。



真实世界数据显示,三成患者一年内会出现新突变,药物慢慢失效。

听起来吓人,其实现在医生不跟你耗着:一旦发现耐药,直接换下一代抑制剂或联合局部消融,把肿瘤逼到死角。

所以别把耐药当晚期宣判,它只是提醒你升级装备。



再说点实在的。

想省钱还能再薅三招:第一,商业保险出了专门的“泛癌种补充险”,一年保费两千多,靶向、基因检测都能报;第二,国家医保局上周刚批的新规,院内检查费用可合并到门特报销,光基因检测就能省五六千;第三,药企年底搞存量患者回访,老患者可以拿病志二次申请赠药,我身边两位病友已通过复查报告额外拿到三个月药,一分钱没花。

最后留一句不中听的大实话:这种“不限癌种”的药物不是神药,它只认基因不认器官。



如果你或家人不幸撞到这个突变,别被漫天消息吓瘫,也别盲目乐观。

先做一次正规大panel检测,带着报告去找有靶向门诊的三甲医院,把医保、援助、保险三条路全问清楚,再决定上不上车。

毕竟机会只有一次窗口期,错过这一年,下一次政策红利可能要再等五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