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军战舰与战机在加勒比海域的再次开火,南美地区局势骤然紧张,十个国家相继表态加入战局,对美国的军事行动表示强烈不满。面对前所未有的外部威胁,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将如何应对这一复杂局面?
日前,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的十个成员国联合发表声明,严厉谴责美国战机在加勒比海委内瑞拉附近进行的“非法且挑衅性的入侵”行为。与此同时,白宫证实,特朗普下令美军在加勒比海域对一艘船只发动袭击,导致四人死亡。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更是通过社交媒体放言,类似的军事打击将持续进行,直至针对美国民众的贩毒威胁得到彻底遏制。
加勒比海枪声骤起
2025年10月3日,加勒比海委内瑞拉附近海域的平静被爆炸声打破。当天,美国海军在国际水域对一艘靠近委内瑞拉的船只发动攻击,造成四人死亡。
这并非美军首次采取此类行动。早在9月2日,美军就曾在同一区域向涉嫌运毒的船只开火,击毙了11名被美方认定为委内瑞拉黑帮“阿拉瓜火车”的成员。美国总统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行动视频,展示了船只被导弹击中后爆炸沉没的震撼画面。
自8月20日起,特朗普政府以“打击拉美贩毒集团”为借口,在邻近委内瑞拉的加勒比海域部署了两栖舰队,包括一艘两栖攻击舰、两艘船坞登陆舰以及约2200名海军陆战队员。
至9月中旬,美军进一步增派了一艘导弹巡洋舰、一艘攻击核潜艇,并从本土调派了10架F-35战机进驻波多黎各军事基地,其中5架已于9月13日完成部署。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通过社交媒体明确表示,此类军事打击将持续进行,直至“针对美国民众的贩毒危害行为得到彻底遏制”,这一强硬表态进一步加剧了区域紧张氛围。
十国联合发声谴责
10月3日,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的十个成员国共同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国战斗机在距离委内瑞拉海岸约75公里处实施的“非法和挑衅性入侵”行为,直指美方行动是对“委内瑞拉主权和国际法的公然侵犯”,并严重危及加勒比地区民用航空的安全。
这一联盟的前身为2004年成立的美洲玻利瓦尔替代计划,成员国包括古巴、玻利维亚等拉美国家。此次集体表态被视为对美国“门罗主义”式干预的公开抵制。
早在8月20日召开的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第十三届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特别峰会上,成员国就已提前发声,反对美国在加勒比地区的军事部署,重申对马杜罗政府的支持,并指责美方行为违反了《联合国宪章》中的主权平等原则。
面对美军10月3日的开火事件,联盟进一步呼吁国际组织公开谴责美方的“好战挑衅政策”,并明确表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不接受成为外国军事行动区”。
委内瑞拉副总统卡韦略更是直接质疑美军行动的动机,称其“借缉毒之名编造谎言,真实目的是颠覆委内瑞拉政权”,并敦促美国国会调查派兵真相。
马杜罗的双线应对策略
面对步步紧逼的军事压力,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迅速启动了应对机制。他下令动员超过2500人参与针对性军演,苏-30战机频繁升空巡逻,以展示其防御姿态。
马杜罗公开警告称,若国家安全遭遇外部打击,委内瑞拉将依法采取“非常措施”。同时,他指责美军袭击民用船只是“反人类罪行”,试图通过国际舆论来塑造道义立场。
外交斡旋成为马杜罗的核心破局思路,其中与俄罗斯的合作尤为关键。
9月最后一周,委内瑞拉外长与俄罗斯外长进行了紧急通话。俄方明确表态反对“未经联合国授权的单边军事行动”,克里姆林宫同时承诺向委内瑞拉提供钻地炸弹等核心军事技术,并派出图-160轰炸机飞抵拉美地区以示支持。
能源合作则成为巩固盟友关系的纽带。2025年8月马杜罗访华期间,中委刚确立了“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中国石油与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PDVSA)签订了协议,联手开发奥里诺科油田带,目标将日产量提升至32.5万桶。
这种深度绑定让马杜罗在对抗美国时获得了经济与战略的双重支撑。
“三个反对”定调区域稳定诉求
作为委内瑞拉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国在局势升级后明确释放了立场信号。
9月下旬,中国外交部在例行记者会上重申了“三个反对”原则:反对破坏地区稳定、反对外部干涉、反对动用武力。特别指出美国不得以打击贩毒为名损害航行自由和地区和平。
中国驻委内瑞拉使馆随后的表态中,更罕见地使用了“坚决反对”的措辞,强调尊重委内瑞拉的主权与领土完整。
2025年6月数据显示,委内瑞拉日均出口84.4万桶石油及燃料产品,其中90%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销往中国。中国已成为其最大的能源出口市场。
局势紧张期间,中国医疗船驶抵委内瑞拉提供人道援助。同时,中国康科德资源公司投资10亿美元的“阿鲁拉”浮动原油生产平台在马拉开波湖投产,助力委方恢复油井产能。这种“软实力”支持构成了委内瑞拉经济抗压力的重要支柱。
结语
美军的军事行动与拉美国家的反制形成了尖锐的对立。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早在8月21日便出面斡旋,敦促美委双方“保持克制,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分歧”,但未能阻止局势的升级。
美国一方面将“阿拉瓜火车”等团伙定性为“外国恐怖组织”,以缉毒名义强化军事存在;另一方面,委内瑞拉拥有全球最大的石油储量,美国试图通过施压来重塑其能源合作格局。2025年3月,美方曾对进口委石油的国家加征25%的关税,剑指中委能源贸易。
对马杜罗而言,当前局势的破局关键仍在盟友的协同。
俄罗斯的军事背书与中国的经济支撑形成了互补,但美国的制裁压力持续发酵。9月,美方已授权“必要时击落委内瑞拉战机”,未来可能进一步针对中委合作企业加码限制。
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的十国声援虽凝聚了区域共识,但缺乏实质军事威慑,难以直接遏制美军行动。这种多方力量的拉扯,让加勒比海局势陷入了“军事对抗风险上升、和平协商渠道不畅”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