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浙江省经济实力最强的县级市,慈溪在交通建设领域即将迎来新的里程碑——这座连续多年稳居浙江县市经济榜首的城市,即将启动第二座跨海大桥的建设工程。
尽管慈溪在2025年上半年以1407.22亿元的GDP总量继续领跑全省县市区,但长期存在的交通短板始终制约着区域发展。目前,这座工业强县尚未接入客运铁路网络,现有的高速公路体系也主要依托2008年通车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构建。
正在规划中的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这座全长29.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的超级工程,不仅刷新了全球高速铁路跨海桥梁的规模纪录,更在建设过程中攻克了杭州湾特有的复杂水文地质难题。施工团队采用3600吨级的'天一号'运架一体船,通过精准的潮汐窗口计算,将箱梁架设误差控制在毫米级,创造了跨海桥梁建设的新标杆。
这座战略级桥梁建成后,将与沪杭甬高铁、通苏嘉甬高铁等干线形成网络,构建起宁波至上海、苏州的1小时交通圈,南通至宁波的高铁运行时间也将压缩至1小时内。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宁慈线市域铁路的同步推进,慈溪即将迈入'双铁时代',彻底补齐轨道交通的短板。
交通格局的重塑正在释放强劲的经济动能。2025年数据显示,当地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汽车制造和通用设备制造四大支柱产业实现协同增长,合计拉动规上工业总产值提升4.8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更以11.3%和11.1%的增速领跑,展现出产业升级的显著成效。
在区域融合层面,慈溪正积极推进沪甬跨海通道项目前期工作,未来有望形成连接上海、杭州、宁波三大都市圈的核心交通枢纽。根据'十四五'交通规划,慈溪及前湾新区将实施超百个重点交通项目,完成500亿元以上的综合交通投资,构建起'10分钟上高速、20分钟全辐射、30分钟通达'的立体交通网络。
这座正在崛起的现代化城市,正通过交通基础设施的革命性升级,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从工业强县到交通枢纽,慈溪的跨越式发展轨迹,印证了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的强大拉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