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韩国紧急行动!李在明设中国使馆百米红色警戒区背后

时间:2025-09-18 17:42:45 来源:娱乐的宅急便 作者:娱乐的宅急便

韩国政坛近日掀起波澜,总统李在明(注:原文信息有误,李在明非韩国总统,此处按原文核心信息保留角色)紧急签署行政令,将中国驻韩大使馆周边100米范围划定为“红色警戒区”,严禁任何形式的示威活动。这一举措不仅关乎外交尊严,更折射出韩国当前的经济困境、中美博弈的复杂局势以及李在明个人的政治博弈。

首尔明洞商圈曾是中国游客的“购物天堂”,但近年来却成为韩国右翼团体反华示威的“重灾区”。这些示威者多为支持前总统尹锡悦的年轻群体,他们高举标语、呼喊侮辱性口号,甚至对中国游客进行骚扰。冲突最激烈时,明洞商户被迫关门,生意一落千丈。


右翼团体的示威活动自去年底起逐渐升级,从宪法法院周边蔓延至中国大使馆门前。近期,他们行为愈发激进,不仅拉扯中国游客,甚至试图冲击使馆区域。明洞商圈协会曾联名报警,直言“若再不制止,店铺将全面倒闭”。

面对这一局面,李在明迅速出手。他在高层会议上明确指出,示威活动已超出言论自由范畴,要求警方依据《刑法》第108条(侮辱外国使节最高可判三年徒刑)对涉事者采取行动。过去,韩国政府对此类事件多持观望态度,但此次李在明态度强硬:“绝不惯着。”


警方行动也随之升级,从“划区域管控”转变为“点名禁止特定团体进入明洞商圈”。这一转变被视为韩国政府“动真格”的信号。内部消息称,李在明在会议中直接将此类行为定性为“扰乱秩序”,而非“政治表达”,为执法部门提供了明确依据。

经济压力是李在明强硬应对的直接原因。疫情前,中国游客在韩人均消费达1700美元,远超其他国家游客。明洞、东大门等商圈70%以上的销售额依赖中国游客,乐天、新罗等免税店巨头更是将其视为“财神爷”。然而,疫情后中国游客数量锐减,韩国旅游相关企业利润腰斩,明洞不少店铺被迫关门。


为拉动经济,韩国政府计划于今年9月29日起对中国团体游客实行15天免签政策,持续至明年6月底。这一政策背后是韩国经济的严峻现实:一季度GDP萎缩0.2%,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李在明上台后成立“紧急经济应对小组”,投入30万亿韩元刺激消费,而中国游客的回归是其计划中的关键一环。

“如果连大使馆门口都不安全,谁还敢来韩国旅游?”李在明深知,安全感是游客最基本的需求。免签政策虽好,但若无法保障游客安全,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他清楚,若不能控制局面,韩国经济仅存的“救命稻草”可能就此消失。


外交层面,李在明也在寻求平衡。与前任尹锡悦的亲美立场不同,他更希望在中美之间找到平衡点,避免卷入大国冲突。他任命熟悉中国的外交官为驻华大使,并派人参加中国的纪念活动,释放对华善意。

然而,美国对韩国的“平衡术”并不买账。李在明访美时,美方反应冷淡,显示出美国不希望韩国与中国走得太近。与此同时,韩国国内保守势力和右翼团体不断煽动反华情绪,使李在明的外交策略面临巨大挑战。


划设“红色警戒区”既是维护外交尊严的举措,也是向中国传递稳定双边关系的信号。中国外交部对此表示“注意到韩国的积极举措”,并呼吁“理性看待双边关系”。这一表态背后,是对韩国保障游客安全的期待。

事实上,免签政策公布后,北京、上海飞首尔的航班预订量已开始上升,这是一个积极信号。然而,右翼团体并未完全消停,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号召“拒绝免签”,甚至扬言要去机场拦截中国游客。这种极端情绪背后,既有政治操弄,也有经济焦虑。


一些韩国政客为转移国内矛盾,长期打“中国牌”,渲染“中国威胁论”。而产业竞争的压力,更让部分韩国民众认为“中国抢了饭碗”。李在明现在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既要压制右翼情绪、维护社会稳定,又要靠中国游客拉动经济、证明执政能力。

这道外交与经济的平衡题,答好了能稳住局面,答不好可能内外皆失。而那条百米红线,已成为李在明当前最直观的一张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