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25年国庆档电影市场陷入集体低迷时,一位非典型演员的意外表现引发了行业关注。檀健次,这位从练习生体系走出的艺人,用自嘲身高的幽默与《震耳欲聋》中的演技突破,为内娱转型提供了鲜活案例。
在综艺节目《全员加速中》的猜谜环节,檀健次主动揭露身高秘密的举动堪称内娱名场面。当被问及常备物品时,他眉飞色舞地提示:"我经常穿的,四个字!"待队友喊出"增高鞋垫"后,他兴奋得几乎跳起,转而对高挑女嘉宾喊话:"以后不要谎报身高!"这种自黑式幽默,在百度"身高吧"网友热衷用门框比例、影子长度解析明星身高的语境下,显得尤为珍贵。
这种突破并非偶然。回溯至2012年MIC男团时期,太合麦田斥资百万打造的偶像组合,最终因市场定位模糊湮没于韩流浪潮。檀健次作为幸存者,其转型轨迹折射出内娱练习生体系的深层困境:当青春饭吃完后,如何重构职业价值?
在现实主义影片《震耳欲聋》中,檀健次饰演的律师李淇成为国庆档最大惊喜。这个白天在法庭上唇枪舌剑,夜晚为业务拓展焦头烂额的角色,需要演员精准把握职业光环与人性脆弱的平衡。片中聋哑观众集体观影的场景,更凸显了角色作为CODA(聋人子女)的特殊身份。
与兰西雅、王砚辉等戏骨同台竞技,檀健次承担了最复杂的表演任务。从市侩精明到原生家庭反抗的心理转变,需要演员在细节处见真章。当观众看到他白天西装革履应对客户,夜晚却因业务被删而黯然神伤时,职业光环下的普通人形象跃然银幕。
这种表演突破在配音领域同样得到验证。在动画电影《三国的星空第一部》中,檀健次通过声音塑造角色气质,展现了不同于舞蹈爱豆的另一重专业素养。从肢体表达转向声线控制,这种跨界能力在内娱实属罕见。
内娱生态的残酷性在檀健次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2010年代中期,随着韩流退潮,大量练习生涌入影视圈。但行业结构差异导致转型阵痛:日韩完善的偶像产业链,在内娱演变为流量至上的畸形生态。檀健次初期资源匹配不足的困境,正是这种系统矛盾的个体投射。
其团队采用的差异化策略颇具启示意义。当其他艺人还在营造完美人设时,檀健次选择走下神坛。这种反套路操作在饭圈文化盛行的环境下需要极大勇气,却意外收获了路人好感。正如他在《军师联盟》等作品中的积累,心理素质成为转型关键。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檀健次现象揭示了内娱转型的三大要素:首先,正视自身局限的勇气;其次,精准定位差异化的市场策略;最后,持续打磨专业能力的定力。这种从流量偶像到实力演员的蜕变,正在重塑内娱的生态规则。
当国庆档的聚光灯渐暗,檀健次用自嘲化解身高焦虑,用演技征服专业质疑的双重突破,为行业提供了转型范本。在这个造神容易封神难的时代,或许真诚与实力才是穿越周期的终极密码。
作者 | 摸金校尉
编辑 | 晶晶
排版 | 苏沫
图片来源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