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中企集体拒买英伟达芯片,美国被击中痛点,贝森特抱怨“太糟糕”

时间:2025-09-18 19:52:57 来源:肖兹探秘说 作者:肖兹探秘说



随着中美在西班牙马德里的谈判结束,双方本轮围绕谈判的交锋也暂时告一段落。

从结果来看,中方在维护自身利益方面立场明确,反击措施也在持续进行中。

如今,又有一则引起美国方面关注的消息传来。



据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报道,英伟达面向中国市场生产的最新AI芯片RTX6000D不再受到追捧,中国科技企业巨头纷纷拒绝下单。

为什么这一次英伟达会在中国市场受到冷落呢?

一、性能差价格高,中企不买账

这个RTX6000D芯片主要用于执行推理任务,但是在性能上却比不上英伟达此前推出的RTX5090。



近年来,随着AI技术在中国的迅猛发展,各大科技企业对于AI芯片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无论是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巨头,还是字节跳动等新兴的科技独角兽,都在积极布局AI领域,构建自己的AI大模型。



这就对芯片的算力、处理速度等性能指标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RTX6000D作为英伟达为中国市场定制的“特供版”芯片,本应精准对接中国企业的需求。



但现实中却大相径庭。在实际的AI运算测试中,RTX6000D处理复杂数据的速度缓慢,对于大规模模型的训练和推理效率低下。

举例来说,在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常见的AI应用场景中,同样处理一批数据,RTX5090可能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完成,而RTX6000D则可能需要数倍的时间。



这对于争分夺秒抢占AI市场先机的企业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时间成本浪费。

性能拉胯的同时,RTX6000D的价格却依旧高高在上。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采购芯片时对性价比的考量极为关键。

中国企业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时发现,RTX6000D每单位算力的成本远远高于预期。用行业内的术语来讲,就是其“算力性价比”极低。



以字节跳动为例,其运营着庞大的内容推荐算法和视频处理业务,需要大量的芯片算力支持。

若采用RTX6000D芯片,要达到与RTX5090相当的运算效果,不仅要采购更多数量的芯片,而且采购成本会大幅增加。



运营成本也会随之飙升,这对于追求高效运营和成本控制的企业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二、产能出问题,交货遥遥无期

在今年7月份,英伟达CEO黄仁勋专程来到中国,带来了美国批准对华出售H20晶片的消息,当时的确有部分中企下单,但是至今为止,英伟达都还没有发货。



企业采购芯片,从下单到收货,中间有一个合理的时间周期预期。

以正常的商业流程来看,企业在下单时会与供应商明确交货时间,这一时间通常根据供应商的生产周期、物流运输等因素综合确定,一般来说,几个月内完成交货是较为常见的情况。



然而,英伟达在H20芯片的供应上却严重超出了这个合理预期。

早在7月黄仁勋访华宣布H20获批对华销售时,众多中国企业基于对英伟达品牌的信任以及自身业务的迫切需求,纷纷下单。



可是几个月过去了,货物却迟迟未到。

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企业,这些企业的业务布局紧密围绕着AI技术,对芯片的需求是刚性且急迫的。



以腾讯为例,其在游戏AI优化、社交平台智能推荐系统等方面对芯片算力依赖极大。

由于英伟达H20芯片未能按时交付,腾讯相关项目的推进被迫延迟,新功能的上线计划也被打乱,不仅影响了用户体验,还可能导致潜在的市场份额流失。



对于企业而言,这种延迟交货的行为不仅是简单的供货延迟,更像是一场信任危机。

在商业合作中,按时交货是供应商应尽的基本义务,也是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基石。



英伟达此次的表现,让这些中国科技巨头对其信任大打折扣。

这些企业在后续的芯片采购决策中,必然会更加谨慎地评估供应商的可靠性。

而英伟达因这次产能问题,在企业的采购名单中的优先级无疑会大幅下降。

三、安全有隐患,企业拒绝购买

中国官方日前约谈英伟达,要求对方解释H20晶片是否存在后门安全风险,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因此在安全问题解决之前,中国企业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也不能再购买更多的英伟达芯片。

对于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企业来说,用户的个人信息、交易数据、内容数据等海量数据都存储在其服务器中。



这些数据不仅关乎企业的商业利益,更涉及到用户隐私和国家安全。

一旦芯片存在安全后门,就如同在企业的数据大门上安装了一把他人随时可以打开的钥匙。



随着全球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芯片安全漏洞引发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或组织可能会利用芯片后门窃取企业数据、破坏系统运行。

若英伟达H20芯片真的存在安全隐患,那么中国企业使用这些芯片无异于将自己的“命门”拱手让人。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在安全问题上,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

一旦数据泄露,企业将面临巨额的赔偿、用户信任的丧失以及监管部门的严厉处罚。



例如,若阿里巴巴的电商交易数据被泄露,不仅会导致用户资金安全受到威胁,还会对其电商平台的信誉造成毁灭性打击,多年积累的品牌形象将毁于一旦。



所以,在英伟达未能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H20芯片安全可靠之前,中国企业拒绝购买更多芯片,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必然选择。

四、反垄断调查,英伟达遭受重击

就在9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宣布对英伟达发起反垄断调查。



一旦坐实,可处以上一年度销售额10%以下的罚款,金额可能高达50亿美元,这让英伟达芯片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遭受严峻挑战。

回溯到2020年,英伟达为了收购迈络思,曾向中国监管方做出七项承诺,其中明确包含“公平地向中国供应GPU加速器”以及“不能强制搭售”等关键条款。



这是基于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和保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所做出的要求。

在市场交易中,公平供应确保了企业能够平等地获取所需产品,而禁止强制搭售则防止了优势企业利用自身地位捆绑销售其他产品,破坏市场的自由竞争环境。



然而,英伟达后续的行为却与这些承诺背道而驰。

在芯片供应上,推出的“特供版”芯片不仅性能和供应不稳定,还试图通过不合理的手段维持其市场优势。



例如,在某些交易中,英伟达可能存在变相强制中国企业购买其搭配的其他非必要产品或服务的行为,这严重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

一旦反垄断指控成立,对于英伟达而言,将面临巨额罚款,最高可达其上一年销售额的10%,这一数字可能高达50亿美元。



如此高额的罚款,将直接影响到英伟达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

而且,这一事件还会对其在中国市场的声誉造成极大损害,消费者和企业对其信任度将大幅下降,进而影响其未来在中国市场的产品销售和业务拓展,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五、击中美国痛点,贝森特抱怨连连

是需要注意的是,美国此前在谈判开始前,宣布将中国23家实体列入所谓“实体清单”。



当时中国商务部就提出过质疑:“在中美即将开始谈判之际,美国此举意欲何为?”

如今中国在谈判期间启动反垄断调查,可以说是相应的对等回应措施。



从美国的经济利益角度来看,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庞大销售额对美国经济有着重要意义。

一方面,英伟达作为美国的科技巨头企业,其在华销售所得利润通过税收等形式为美国财政做出贡献。



另一方面,其产业链上下游涉及众多美国企业,如芯片原材料供应商、芯片设计软件开发商等,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繁荣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当英伟达在中国市场销售受阻时,这些相关利益方都会受到波及,美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会随之减少。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抱怨中国反垄断调查时机“太糟糕”,这背后反映出美国一贯的双重标准和霸权思维。

中国基于自身的法律和市场规则,对英伟达启动反垄断调查,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维护公平市场竞争的正当行为。



贝森特的抱怨恰恰暴露了美国在中美经贸博弈中,既想通过不正当手段打压中国,又不愿看到中国合理反制的心态。

资料参考:2025-09-15中国新闻网——英伟达违反中国反垄断法 将被进一步调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