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卖房,仿佛置身股市,心情跌宕起伏。许多人刚割肉离场,市场就似有回暖迹象,总是在最黑暗的时刻选择放弃,让人不禁懊悔。
朋友老李,曾是炒房高手,房价上涨时身家轻松过千万,实现了财富的飞跃。然而,这两年房价持续下滑,他的财富几乎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如今,楼市又走到了一个关键节点。中央频频定调楼市走向,一系列政策信号如石子投入湖中,激起层层涟漪。包括老李在内,不少人预感:2026年,中国楼市或将迎来一波大涨。

这预感并非空穴来风。从土地供应调整到贷款政策放宽,再到城市更新和人口流动的变化,各种因素正悄然汇聚,仿佛一场大戏正在幕后准备,只待锣响开演。
老李抽着烟,心中纠结不已:“要是现在急着卖掉,会不会没多久就发现,自己竟错过了一场财富盛宴?”

01、这次有啥不一样?
①国家动真格了
史诗级的救市措施来了,住建部部长明确表示,今年必须止跌。针对房子卖不动的问题,国家计划拿出4.4万亿收购库存,转为保障房、人才房,既清库存又解决一部分人住房问题。2025年,这一措施将加快落地。

同时,国家强调“保交楼”“防风险”,审批超过6万亿元贷款,覆盖1500万套住房项目,确保楼盘不烂尾、购房者不踩雷,助力市场信心恢复,保民生。
郑州一些开发商,去年还喊“活不下去”,现在腰杆都硬了,甚至玩起了“饥饿营销”。
我朋友就是去年下半年才把一套老破小卖掉,只短短半年,同小区同户型比他多卖了30万,他气得吃不下饭,肠子都悔青了!

②中央禁止大规模建新楼盘
中央还明确禁止大规模建新楼盘,土地供应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靠卖地赚钱的老路子,慢慢走不通了。
同时还出了“限高令”,基本叫停了33层以上住宅的审批。未来,各大城市新建高楼都会“限高”。

“限高令”文件中对不同大小的城市都提出了严格的限高要求。因为高楼安全隐患大,火灾、地震时救援困难,消防车喷水高度有限,电力系统复杂,火灾风险高,而消防设施却存在不足的情况。
像之前长沙某高层起火,消防员赶到却发现消防栓没水,这教训深刻。

③降首付、降房贷利息
首付降到15%是什么概念?等于100万的房子,只要掏15万就能上车。
从2024年11月1日起,合同约定为浮动利率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能降到3%左右,比余额宝收益还低。
这就相当于国家在喊话:“首付我帮你垫了,利息我帮你贴了,你还不上车?”
就连以前那批温州炒房团现在都眼红了。

02、市场出现回暖的三大信号
①成交量反弹
一夜之间,武汉几百套房源突然下架甚至涨价。不少房东找到中介说:“先不卖了,再等等看。”
上周我陪朋友去看房,售楼处人很多。有中介说他现在一天要带八组客户看房。
官方数据也显示成交量环比涨了60%,要我说这数字都保守了——链家门店的A4纸都不够打印合同了。
总之种种迹象表明,房价即将大涨。

②北上广深开始上涨了
一线城市总是走在最前面。深圳几个热门楼盘价格一路“狂飙”,比如前海时代的小户型,去年9月还是430万,现在要480万;科技园华润城一期80多平的房子,从1100万涨到1400万。
还有几个今年新开的盘,比如上海某豪宅,最高备案价30.27万。今年5月推出第一期时,最贵的一套复式单价26.4万,总价1.7亿。当时158套房3个小时就卖光了。
除了一线大城市,二线城市也不甘示弱,杭州钱江新城有楼盘悄悄把备案价上调了20%,销售经理说:现在不买,明年首付变定金。

③银行大放水,资金支持到位
现在去银行办房贷,经理态度特别好,满脸笑容,服务周到,尽全力帮助客户申请和放款。
而且还有很多优惠方案给到客户,为让客户尽量在自己银行办理贷款。我表弟在南昌买房,组合贷批下来比预想的多出50万额度。
有家银行甚至给公务员客户推出“零首付”购房贷款。这操作,让人想起2015年股市加杠杆的行情——只不过这次,杠杆加在了钢筋混凝土上。

03、内行人给的买房建议:
①不碰高层,手上有的赶紧抛
现在开发商最怕的不是限购限贷,而是已经建好的33层住宅卖不掉。
我哥住28楼,电梯总坏,时不时得爬楼梯。他说他都不想回家了。
再过二十年,维修基金用完,缝缝补补就更多,没资金,这种高楼很容易变成“贫民窟”。所以,高层住宅越早出手越好。

②这三类房子更保值
11层以下小洋楼:小区密度低,属于优质资产,以后肯定更抢手。比如广州珠江新城某个9层楼盘,五年房价涨得比茅台股价还猛。
学区老破小:别看它又老又破,只要有学区,就依然值钱。北京西城区30平的地下室,只要是实验二小的学区,价格能赶上豪宅。
地铁口次新房:离地铁站500米内的小区,总有人愿意拿着现金求购。

文末总结:
2016年那波大涨之前,很多人骂专家是骗子。结果错过机会的人,到现在还在辛苦还房贷。
如今政策的东风已经吹来。你觉得这次是陷阱,还是机会?欢迎在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