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最近陷入了睡眠困境:白天头脑昏沉如灌铅,夜晚辗转反侧难入眠。医院检查后,各项指标均显示正常,医生却轻描淡写地建议:“可能是维生素B12缺乏,试试补充吧。”这一说法让小李满腹疑虑:几块钱一瓶的维生素B12,真能成为失眠的“解药”吗?
网络上,关于维生素B12的“神奇功效”层出不穷,甚至有标题宣称“院士研究发现:维生素B12是失眠的顶尖药”。这些说法是否可信?本文将结合权威研究,从作用机制、适用人群到科学补充方法,为您全面解析。
维生素B12(钴胺素)是人体必需的水溶性维生素,参与红细胞生成、神经功能维持和DNA合成,尤其对大脑和神经系统至关重要。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专家指出,长期缺乏B12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涣散,甚至引发神经病变、抑郁和失眠。
《神经科学前沿》期刊2021年综述研究显示,B12通过调节褪黑素分泌影响睡眠。褪黑素是控制昼夜节律的“睡眠激素”,而B12如同其“调度员”,帮助改善入睡时间和睡眠质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研究也证实,排除其他病因后,补充B12三个月以上可显著提升主观睡眠质量,减少夜间觉醒次数。
B12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安眠药”,而是通过调节生物钟改善睡眠。它适用于因B12缺乏导致的睡眠障碍,而非所有失眠情况。例如,长期素食者、老年人、胃肠手术患者、慢性胃病人群及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等药物者,更易缺乏B12。
若伴随疲劳、注意力差、手脚发麻、情绪低落等症状,建议检测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正常参考值:187~883 pg/mL,低于200可诊断为缺乏)。
健康成年人通过饮食即可满足B12需求,富含B12的食物包括:
对于明确缺乏或吸收障碍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制剂:
注意:B12为水溶性维生素,过量部分会随尿液排出,但长期大剂量服用仍需谨慎。
失眠通常由多因素导致,如精神压力、情绪障碍、不良作息或慢性疾病。维生素B12虽对因缺乏引起的失眠有帮助,但无法替代科学作息、规律饮食、适量运动及必要时的心理干预或药物治疗。
维生素B12对神经系统和睡眠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但它并非“顶尖药”或“万能药”。是否缺乏、是否需要补充及如何补充,均需科学判断。几块钱的维生素或许能改善睡眠,但前提是:你真的需要它。
理性看待网络传言,避免盲目“吃药养生”,才是健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