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和伟、吴越、魏晨、曾黎等实力派演员领衔主演的谍战剧《沉默的荣耀》正在各大平台热播,该剧以新中国成立前后台湾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为原型,通过跌宕起伏的剧情和细腻的人物刻画,引发了观众的广泛热议。与此同时,与电视剧同名的长篇小说《沉默的荣耀》也即将于10月18日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与海峡文艺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为读者带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历史盛宴。
《沉默的荣耀》(曾用名《深海1950》《暗夜深海》)作为首部影视化呈现1950年台湾隐蔽战线生死较量的长篇小说,其创作灵感来源于真实历史事件。小说以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烈士为原型,通过他们的英勇事迹,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谍战史诗,让读者仿佛置身于1949-1950年的生死暗战之中。
熟悉谍战剧的观众或许还记得,在经典剧集《潜伏》的结尾,余则成前往台湾,继续隐姓埋名的潜伏任务,故事在这里戛然而止。而余则成这个虚构人物的原型之一,正是《沉默的荣耀》中的主人公吴石。小说扎根于吴石等烈士的真实履历,深刻展现了他们在民族大义与个人安危之间作出的无悔抉择。除了个别人物为虚构外,全书通用真名,为读者提供了更加深入、细腻的历史叙事与文学体验。
1950年6月,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四位英雄牺牲于台北马场町。电视剧通过影像语言还原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而同名小说则以文字的力量进一步拓展了叙事的纵深。小说不仅忠实呈现了剧集的核心情节,更补充了大量心理描写、历史细节与人物背景,使吴石作为“潜伏”英雄原型之一的信仰坚守更为立体,也让朱枫毅然放弃与家人团聚、奔赴险境的抉择更具情感冲击力。书中对福州解放前夕局势的刻画、赴台潜伏任务的艰难抉择、情报传递过程中的惊险周旋,以及马场町就义前的慷慨从容,皆以沉静而有力的笔触娓娓道来,再现了一段被长久尘封却不应被遗忘的传奇。
许多人或许不知道,牺牲23年后,吴石才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直到1994年才归葬大陆;而朱枫的骨灰,直到2010年3月才被找到,12月归葬大陆。在白色恐怖时期,牺牲的地下工作者数以千计,像吴石、朱枫这样留下姓名和照片,还能找到骨灰的已属“幸运”。大多数人名字没有留下、尸骨至今没有找到,但他们不该也不能被遗忘。正如编剧兼作者卢敏在图书前言里所说的:“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这或许正是《沉默的荣耀》这本书的重要意义:它不仅讲述了一段惊心动魄的谍战故事,更传递了信仰的重量,让那些“名字无人知晓”的英雄,能通过影像、文字,历经岁月,一直被我们记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