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华西四院研究:玫瑰花茶或成幽门螺杆菌天然抑制新选择

时间:2025-10-17 07:13:04 来源:红星新闻 作者:红星新闻

10月16日,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向媒体公布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该院裴晓方教授团队通过实验证实,食用玫瑰水提物及水浸液对多重耐药幽门螺杆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相关研究论文已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该期刊专注于健康食品与生物活性成分的基础及应用研究。


▲相关研究论文截图

据研究团队介绍,实验初期从食用玫瑰、红茶、绿茶、余甘子、丁香等17种植物中提取水提物,通过体外抑菌实验筛选出最优品种。结果显示,食用玫瑰的抑菌效果显著优于其他植物,其水提物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率达到领先水平。

进一步研究发现,食用玫瑰的抑菌机制具有多重作用:其水提物可直接破坏幽门螺杆菌的细胞结构,使菌体从活跃的螺旋形转变为无活性的圆球状,同时导致细胞膜与细胞壁分离。实验证实,该物质能有效削弱幽门螺杆菌的'保护罩'(脲酶活性)和'钻头功能'(运动力与粘附力),阻止其在胃黏膜定植。更值得关注的是,即使对临床耐药菌株,食用玫瑰提取物仍保持高效抑菌能力。

机制研究显示,食用玫瑰中的黄酮类、多酚类物质(如槲皮素、鞣花酸、木樨草素)可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阻断幽门螺杆菌感染胃上皮细胞的关键路径。这种多靶点作用模式为开发新型抗菌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最令人振奋的是,研究证实日常饮用方式即可发挥抑菌效果。实验显示,采用传统冲泡工艺制备的玫瑰花茶汤,已能显著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这意味着无需复杂提取流程,普通消费者通过饮用玫瑰花茶即可获得健康益处。


▲资料图片(图据图虫创意)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全球性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约50%人口携带该菌。我国感染率在35.4%-74.13%之间,主要通过'口-口'传播(如共用餐具)、'粪-口'传播及饮用不洁水源。家庭聚集性感染特征明显,不分餐饮食、口对口喂食等行为均增加传播风险。

若未及时治疗,幽门螺杆菌可在胃部长期存活,引发从慢性胃炎到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渐进性损伤,更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最新研究还发现其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系统性疾病存在关联。

研究团队负责人指出:'这项发现不仅为开发新型抗菌药物提供了候选物质,更提示日常饮用玫瑰花茶可能是简便、经济的预防手段。'但专家同时强调,当前研究为体外实验结果,玫瑰花茶不能替代临床药物治疗,已确诊患者应严格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

红星新闻记者 王拓
编辑 张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