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凯风
中国经济版图上,最强省与最“弱”省正通过一条能源大动脉实现深度联动。日前,藏粤直流工程正式启动建设,这条跨越西藏、云南、广西、广东四省区的超级工程,将打造我国东西部能源输送的新动脉,标志着“西电东送”战略迈入全新阶段。
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和工业第一大省,广东同时也是用电第一大省。2024年,广东全年用电量达9121亿度,相当于日本全国用电量水平。尽管广东已形成核电、海上风电、火电的多元发电体系,年发电量超7000亿度,但仍存在巨大缺口。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广东作为全国AI产业高地,对电力的需求将持续攀升。
目前,广东的外送电力主要来自云南、贵州、广西等水电大省。而藏粤直流工程的实施,将使西藏成为广东新的“超级充电宝”。这条从大西南到大湾区的能源大动脉,不仅将缓解广东的电力供需矛盾,更将推动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
数据显示,西藏水能潜在蕴藏量达210GW,理论年发电潜力超万亿度。尽管当前西藏年发电量不到200亿度,但随着雅江下游水电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的推进,西藏的电力开发潜力正在加速释放。仅雅下水电工程建成后,每年发电量就将达到3000亿度。
此次藏粤直流工程对接的是西藏玉曲河、察隅曲、克劳龙河等流域的“水风光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这些区域的水电资源开发,将为“西电东送”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藏粤直流工程将通过特高压直流线路,把西藏的清洁电力直接输送到大湾区。这条全长2600多公里的能源通道,相当于从北京到深圳的距离。但通过特高压电网技术,电力输送最快仅需9毫秒,实现了真正的超级“闪送”。
项目预计2029年建成,届时西藏每年将向广东输送至少430亿度电,相当于三峡工程给广东年送电量的4倍多。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克服诸多世界级难题:从西藏到广东,要跨越三大地理阶梯,穿越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十万大山;要解决高海拔地区电网建设、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安全并网、远距离送出和安全消纳等技术难题。
正因为如此,藏粤直流工程将创下多个世界之最:输电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投资规模最大。项目直接投资532亿元,配套“水风光一体化”电源投资超过1500亿元,合计总投资达2000亿元。仅建设期间,就将带动10万余人直接就业,对西藏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著。
广东是中国经济、人口双料第一大省,而西藏的GDP总量和人口规模则位居全国末位。长期以来,西藏依赖转移支付和对口帮扶,广东正是其最大的帮扶省份之一。但这种局面正在发生改变。
过去几年,西藏连续多个季度GDP增速位居全国第一。未来10年,西藏有望成为经济增长最快的省份。这得益于一系列超级工程的陆续上马:3000亿级的川藏铁路、万亿级的雅江下游水电站、4000亿级的新藏铁路,以及正在规划中的滇藏铁路和穿越喜马拉雅山的中尼铁路。
这些超级工程不仅在短期内直接贡献大量投资,更将在中长期带来源源不断的税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借助大基建的推动,西藏有望摆脱经济最弱省的标签,实现经济位次的上移。
对于广东而言,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已成为过去,创新驱动才是核心。面向未来,广东正抢抓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机遇,致力于“再造一个新广东”。而藏粤直流工程的实施,不仅将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更将为东西部经济协同发展提供新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