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自己驾驶的宝马X3手动挡车型在京东养车门店进行保养后,发动机因润滑失效导致报废,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据车主描述,2024年12月他将车辆送至京东养车进行常规保养,7个月内仅行驶837公里,期间未出现异常。
保养过程存疑:机油品牌消失,增值费突增
据车主透露,2025年7月24日,京东养车门店建议更换机油,经协商后选用美孚1号品牌。然而,保养完成后,支付账单上的机油品牌和型号信息被删除,机油项目显示为“0元”,同时新增600元“增值服务”费用。车主对此表示困惑:“为什么用了美孚1号却不写品牌型号?为什么要通过增值费掩盖真实项目?”
高速故障频发:系统告警后发动机报废
保养完成后,车主驾驶车辆上高速,不到4小时便遭遇系统告警。他多次联系京东养车门店求助,但未得到有效解决。次日,另一家京东养车门店检查后仍未查明原因,仅消除了告警提示。
暑假期间,车主带家人出游,高速行驶3500公里后,车辆发动机因润滑失效彻底报废。京东养车派技师现场确认“机损属实”,但未对故障原因作出解释。
车主四大质疑:隐瞒、造假、拖延与责任
针对此次事件,车主提出四点质疑:
1. 为什么使用美孚1号机油但结算单不写品牌型号,反而标注“0元”并收取600元增值服务费?是否意图隐瞒产品信息?
2. 质检报告是否存在造假?质检员身份为店长兼法人,是否具备公正性?
3. 为什么加油前无告警,加完油不到4小时就出现故障?
4. 出现问题后微信不回、电话不接,京东养车是否在逃避责任?
行业人士揭露:加盟店乱象与利润驱动
事件曝光后,一位汽车行业从业者在评论区指出,京东养车多为加盟店,因利润压力常采用“偷梁换柱”手段,用非指定渠道产品替换原厂配件,油品是重灾区。此外,平台客户价格低、利润少,导致门店通过过度维修开发其他产值。
他进一步分析:“发动机因润滑不足损坏,可能源于机油粘度不达标。德系车需使用W40级机油,若粘度不足会导致机油压力下降、仪表报故障。劣质或小品牌机油常不达标,标注美孚实际可能并非正品,‘0元’项目是为规避监管风险。”
“这类加盟店的管理漏洞和利益驱动,是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的根本原因。”
京东养车尚未回应,事件持续发酵
截至目前,京东养车方面尚未对此事作出公开回应,车主的维权诉求仍未得到解决。此次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汽车后市场服务质量的关注,尤其是加盟店模式下的管理规范与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