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7日,美国白宫迎来一场备受国际关注的会晤——前总统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面对面谈判。这场会晤不仅牵动着俄乌冲突的走向,更因一份涉及俄军关键目标的打击地图和“战斧”导弹的交付问题引发全球热议。
据路透社报道,此次会晤中,特朗普对俄乌冲突的态度出现明显转变。尽管此前美国曾讨论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以增强其远程打击能力,但会晤后这一计划暂时搁浅。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政府可能出于对局势升级的担忧,选择暂缓这一高风险军事援助。
泽连斯基方面则显得更为务实。在会晤中,他向白宫提交了一份标注俄罗斯关键军事与能源目标的地图,这些目标被乌克兰方面称为“压力点”。地图详细标注了俄军在边境地区的防空系统、指挥中心以及能源设施等战略要地,暗示通过精准打击这些目标可能迫使莫斯科重新考虑战争策略。
会晤中,特朗普再次抛出其“冻结局势”理论,主张通过维持现状来结束冲突。他直言,若自己当年担任总统,俄乌战争根本不会爆发,并暗示乌克兰需在克里米亚和乌东俄占区问题上做出妥协。这一言论被批评为“缺乏正义感的妥协”,甚至被解读为要求乌克兰在领土问题上让步。
面对特朗普的施压,泽连斯基在会后采访中展现出外交智慧。当被问及对接收“战斧”导弹是否乐观时,他微笑着回答:“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这一回应既未否定希望,也未过度期待,体现了乌克兰在当前局势下的谨慎态度。
泽连斯基提交的打击地图成为会晤另一焦点。地图中,俄罗斯边境的防空阵地、指挥所和能源枢纽被重点标注,这些目标一旦遭受攻击,可能对俄军后勤和指挥体系造成严重冲击。乌克兰方面认为,通过精准打击这些“压力点”,可以迫使莫斯科回到谈判桌前。
然而,这一战略也引发争议。部分专家警告,攻击俄本土目标可能引发局势全面升级,甚至导致冲突外溢。俄罗斯方面已多次表态,将对任何针对其领土的袭击进行强力反击。
会晤结束后,泽连斯基迅速与欧洲多国领导人通话,包括英国首相斯塔默、德国总理梅尔茨、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等人。他详细通报了与特朗普会谈的细节,并强调乌克兰需要国际社会持续支持。
分析认为,特朗普立场的反复无常是此次会晤无实质性成果的主因。会前,他曾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长达两个半小时的通话,这一举动被解读为试图通过双边接触主导冲突解决方案。而泽连斯基则选择“两条腿走路”,在争取美国支持的同时,积极巩固欧洲盟友关系。
此次白宫会晤再次凸显了俄乌冲突的复杂性。一方面,美国内部对军事援助的分歧加剧;另一方面,乌克兰在战场与外交层面的双重压力下,正努力寻找突破口。而俄罗斯则持续强化边境防御,并警告任何升级行动都将遭到“对等回应”。
随着冬季临近,能源危机与人道主义困境可能进一步加剧。国际社会普遍呼吁通过对话解决分歧,但各方立场差异巨大,和平之路依然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