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跟着影视游福建 | 《沉默的荣耀》中的福州文化元素全解析

时间:2025-10-21 18:34:35 来源:福建旅游 作者:福建旅游


近日,电视剧《沉默的荣耀》在央视热播,该剧讲述了1949年至1950年在台湾牺牲的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烈士的英雄事迹,谱写了一曲向死而生的信仰赞歌。剧中浓郁的福州元素,成为红色文化鲜活且生动的载体,引发了广泛关注。

画面中不时出现的鱼丸、肉燕等福州传统小吃,氤氲着浓浓的烟火气。这些美食不仅是福州人舌尖上的“乡愁”,更是串联历史与烟火气的媒介。用于联络的寿山石,承载着鲜明的地域印记,刷屏了不少福州人的朋友圈。


福州歌谣《月光光》催人泪下

在《沉默的荣耀》大结局里,王碧奎在狱中为吴石唱歌谣《月光光》的片段,让不少观众潸然泪下。这首从唐代就流传的福州歌谣,仅39个字却道尽深情:“月光光,照池塘,骑竹马,过洪塘。洪塘水深难得渡,娘子撑船来接郎。问郎长,问郎短,问郎此去何时返。”

福州方言的温婉与信仰的坚定交织,一句“问郎此去何时返”,既藏着王碧奎的牵挂,更暗合了吴石将军“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的决绝。


《沉默的荣耀》里的“福州味”

当《沉默的荣耀》里的餐桌镜头扫过,福州的烟火气便顺着屏幕漫了出来。鸡汤汆海蚌、肉燕、鱼丸,这些闽味名片成了串联历史与烟火气的媒介。

剧中,被朱枫(吴越饰)赞叹“鲜得眉毛都要掉了”的鸡汤汆海蚌,是福州传统名菜,为福州宴席中极具代表性的汤品。鸡汤汆海蚌以鲜活海蚌为主料,配以老母鸡、牛肉、猪里脊等熬制的“三茸鸡汤”汆制而成,汤清味鲜,蚌肉脆嫩,口感饱满。该菜品因选料考究、工艺精细,被列为闽菜经典之一。2022年2月,入选国家《地标美食名录》。


而剧中出现的鱼丸、肉燕等,更是不少福州人舌尖上的“乡愁”。“无鱼丸不成席”,鱼丸是福州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老饕汪曾祺在《一食一味》中写道:“入口不觉有纤维,极细,而有弹性。”说的便是福州鱼丸。

鱼丸以鱼肉做外皮,以猪肉做馅,除了上酒席,更多的时候是做餐间的点心。鱼肉一般用鳗鱼、马鲛鱼或淡水鱼。正宗的鱼丸,咬一口看看,皮是皮,馅是馅,吃起来清香扑鼻,唇齿留香。




肉燕则被称为“太平燕”,也是福州独具特色的美食。取猪腿瘦肉捶打成肉泥,掺上木薯粉碾压成薄片,内包肉馅,配以高汤煮制。其口感软嫩,韧而有劲,鲜美可口。

在福州,每逢佳节庆典、婚丧喜庆等重要场合,肉燕都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肴,承载着福州人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有着“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的说法。


▲ 张旭阳/摄

情报联络的福州印记“寿山石”

剧中,陈宝仓以田黄石(寿山石)为媒介传递情报的桥段,让不少人印象深刻,也藏着福州独有的文化印记。

寿山石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彩石之一,独产于福州市晋安区北峰山区,其质地精致细腻,莹彻通灵,色彩绚丽,形、色、质、纹俱佳。寿山石雕,是中国民间雕刻艺术之一,以产于福州北部山区北峰的寿山石为材料,通过特殊技艺制作而成。


资料图 叶诚 摄

福州成为热门“红色打卡地”

随着剧集热度高涨,剧中人物吴石等英雄的事迹引发广泛关注。不少游客专程来到福州,追寻英烈足迹,缅怀革命精神。

他们静静瞻仰,认真阅读吴石将军的生平事迹,并拍照记录,希望用镜头定格对烈士的敬意。


《沉默的荣耀》从不是虚构的故事,那些于无声处守护光明的人,早已把荣耀刻进了时光的脉络。从餐桌的烟火到歌谣的余韵,《沉默的荣耀》里的福州元素,早已超越了地域符号,它们是英烈们藏在细节里的家国情怀,也是福州这座城市永不沉默的信仰传承!


福建省旅游发展集团

fjlygroup

畅游八闽平台

cybmflxx

厦门文旅

漳州文旅

绿都三明

大武夷文旅

tmp_1258234832

平潭文旅

pingtandao61

四时福建

ssfj2023




转载来源:福州晚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