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谍战大剧《沉默的荣耀》正在火热播出中,这部剧自宣布制作以来就备受瞩目。相比于以往的谍战剧,它有着两个尤为特殊的地方:一是该剧根据真实事件和人物进行改编,二是这是第一部聚焦于台湾隐蔽战线工作的剧集。因此,在尚未开播之际,它就已经吸引了广泛的关注。不负众望的是,该剧首播便取得了收视破三的佳绩,第二天热度更是飙升至6500。
故事背景设定在1949年的台湾,那时正值白色恐怖的初期。国民党政府颁布的《动员戡乱时期检肃匪谍条例》第14条规定,因匪谍案被没收的财产,承办人员可获得百分之三十五的奖金。这一规定导致告密者四处横行,共产党、匪谍、嫌疑犯,乃至曾经去过延安者、亲共者、思念大陆家乡者,甚至有异见者、异言者,都可能未经审判或仅由简易军事法庭裁决,便被逮捕并执行枪决。在酬金的诱惑和蒋介石“不能放过一个”的口号下,冤假错案层出不穷。
在这样的环境下,吴石、聂曦、朱枫、陈宝仓四人组成的情报小组展开了危险重重的工作。吴石为福州起义亲自前往318师了解情况,却因此引起了保密局特务的怀疑;刚到台湾,原有的联络线便中断,金门的情报无法送出;刚与联络员接上头便暴露身份。导演从一开始就巧妙地营造了一种紧张和压迫的氛围。
除了扣人心弦的情节和紧凑的节奏,老演员们的飙戏也是一大看点。于和伟饰演的吴石,在一幕中尤为震撼人心:张灏为掩护他而果断开枪自杀。当鲜红的血迹喷洒到吴石脸上时,他先是震惊得不敢相信,接着紧闭的嘴唇微微抽动,随后默默地从张灏手中抠出手枪,脸部因用力而歪了歪嘴。这些细微的表情变化,生动地展现了吴石面对战友牺牲时的悲痛与压抑。
吴石走下车质问谁开的枪时,有人认为于和伟老师这里表演得面无表情,但笔者认为,这里更应表现出上位者的冷静和压迫感,因此面部表情不宜过多。于和伟老师在这里的处理完全恰到好处。
谷正文面对吴石的枪口时,头一点一点地低了下去。虽然镜头拍不到他的全脸,但可以看到他嘴唇在微微颤抖。当吴石在他耳边开了一枪后,他双腿不由自主地抖了起来,差点跪在地上。然后他抬起头,恐惧地瞪大眼睛,张大嘴巴,头依然在不停颤抖,脖子上因用力而青筋暴起。这一系列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将“吓破胆”三个字演绎得淋漓尽致。当吴石从他身边走过后,他还颤抖着摸了摸自己的耳朵。说实话,笔者认为这一段余皑磊的演技甚至盖过了于和伟。
剧中其他演员,如曾黎、吴越等,都表现得非常出色。然而,有一位主要演员却遭到了观众的吐槽,他就是聂曦的扮演者魏晨。
聂曦是吴石的副官,在福州时就曾帮吴石传递过许多情报。去台湾前,他奉吴石的命令转移了二百多箱绝密文件。到台湾后,他更是成为了情报小组的核心成员。关于聂曦的历史资料很少,但他留下了一张牺牲前的照片,照片中的聂曦面露微笑,目光坦然。聂曦牺牲时年仅33岁,从他的经历和年龄来看,他是一位坚定而成熟的革命者。
然而,剧中的聂曦很多时候却表现得像一个还有点任性和幼稚的青年。比如第一集,在318师的防空洞里,面对贡秘书要求进去时,魏晨的眼神清澈得就像大学生。
在他请求吴石让他一同去台湾时,整个说话的语气更像是一个撒娇的孩子。特别是在他说“我就算游泳也要游过台湾海峡去找您”这句话时,完全不像一个坚定的革命者。当然,这里编剧也有一定的责任。
魏晨在表演上还有一个明显的缺陷,那就是台词。他的台词总是吐词不清,而且中气不足,听得人昏昏欲睡。魏晨是歌手出道,也演过很多部影视剧了,按理说台词应该不错,不知道为何会这样。
总体来说,这部剧非常出色,但魏晨的演技稍有瑕疵。如果换掉他,这部剧或许堪称完美。大家觉得,谁来演聂曦才是最合适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