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阵地

IGN锐评索尼独占游戏:复仇主题泛滥,叙事陷入公式化困局

时间:2025-10-04 03:00:52 来源:游民星空 作者:游民星空

随着索尼最新独占大作《羊蹄山之魂》的正式发售,知名游戏媒体IGN高级编辑Simon Cardy发布了一篇引发广泛讨论的评测文章,直指PlayStation第一方游戏存在严重的叙事公式化问题。他直言:'当每一款PS游戏都在讲述相同的故事时,这种审美疲劳正在摧毁玩家的新鲜感。'

IGN评测配图

Simon Cardy在文章中指出,索尼旗下工作室近年来陷入创作定式,不仅普遍采用第三人称电影化叙事风格,更在主题选择上呈现出惊人的同质化。从《最后生还者2》到《战神:诸神黄昏》,从《漫威蜘蛛侠》系列到《死亡搁浅2》,这些制作精良的作品都围绕着'家庭创伤与复仇执念'展开,让资深玩家开始怀念PS世代初期那种题材多元的创作黄金期。

以《羊蹄山之魂》为例,评测者肯定了其流畅的战斗系统与开放世界探索乐趣,但特别指出剧情存在严重的似曾相识感。主角笃为双亲复仇的设定,与同年发售的《刺客信条:影》形成镜像对照,更与索尼近年来多部作品构成主题套娃。这种'悲伤-复仇'的叙事闭环,在2013年《最后生还者》初代描绘乔尔丧女之痛时便已埋下伏笔。

游戏剧情对比图

文章通过横向对比揭示了更深层的问题:当《战神:诸神黄昏》聚焦父子离别之痛,《漫威蜘蛛侠》系列反复刻画父母缺席的心理创伤,《死亡搁浅2》沉浸于亲子羁绊的痛苦时,这些表面差异巨大的作品,内核都在重复'家庭失落与情感救赎'的单一命题。这种创作惯性导致玩家产生强烈的叙事倦怠,即便角色塑造与玩法设计各具特色,也难以掩盖主题重复带来的审美疲劳。

Simon Cardy特别提及2005年经典作品《旺达与巨像》,认为这才是处理沉重主题的正确范式——通过极简叙事与宏大场景的对比,将悲伤升华为艺术表达。他呼吁索尼第一方工作室突破现有创作舒适区,在保持制作水准的同时,重新找回PS世代初期那种题材多元的创作勇气。

玩家评论配图

这篇评测在玩家社区引发两极分化讨论。支持者认为媒体终于点破了索尼的创作困局,反对者则指出'悲伤与复仇本就是人类永恒命题',更有玩家犀利吐槽:'从希腊神话到莎士比亚戏剧,这个创作模板用了两千年,现在说它公式化未免太双标。'

社区讨论数据媒体报道截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