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林芝10月30日电(江飞波 谢牧 贡嘎来松)2025·中国西藏发展论坛成果新闻发布会29日晚在素有“雪域江南”美誉的林芝市举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徐志涛在发布会上介绍,本届论坛共邀请国内外400余名嘉宾参会,其中国外嘉宾超100人,覆盖全球44个国家和地区,包括联合国秘书长代表夏泽翰、吉尔吉斯斯坦及巴基斯坦等26国政要及驻华使节。值得注意的是,论坛首次邀请拉美18国媒体代表团参访,进一步拓展了西藏的“国际朋友圈”。

10月28日,来自拉美18个国家的21名记者、编辑等媒体从业者走进林芝市巴宜区中学,实地观摩藏文课堂教学场景。贡嘎来松 摄
本届论坛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活动内容丰富多元,涵盖开幕式、主旨论坛、专题研讨、会见座谈、文化展览、文艺展演、研学交流及实地参访等十余项环节。联合国秘书长代表夏泽翰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当前全球正面临实现繁荣与生态平衡的关键挑战,这一矛盾在‘世界屋脊’西藏表现得尤为突出。西藏通过现代化基础设施将偏远村落与中心城市紧密连接,不仅创造了发展机遇,更让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覆盖千家万户。”

夏泽翰进一步指出,作为“亚洲水塔”的核心区域,西藏的冰川、草原与森林孕育着亚洲多条主要河流,其生态保护既是区域优先事项,更是全球共同责任。他特别提到:“中国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方面成效显著,林芝学校开设的藏语、汉语及传统艺术课程就是生动例证。”
哥斯达黎加《国家报》记者塞尔吉奥·拉腊在参访巴宜区中学后对中新网记者表示:“这所学校的教学设施完善程度远超我的预期,孩子们学习藏语、汉语、扎念琴演奏及传统舞蹈的场景,让我联想到自己的学生时代。在欧洲许多国家,教育基础设施远未达到如此水平。”他特别强调:“孩子们眼中闪烁的纯真与热情,充分展现了他们在校园中快乐成长的氛围。”

论坛期间,西藏自治区官方正式聘请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学勤讲座教授郑永年、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邢广程、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尹冬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苏州大学讲席教授高志凯及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王志6位专家学者担任西藏国际传播特聘专家,为提升西藏国际话语权提供智力支持。(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