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昌10月30日电 (朱莹) 10月30日,记者从江西省“十四五”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江西省安全生产事故起数连续七年实现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江西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徐卫明在发布会上介绍,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与“十三五”同期相比,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超过48%的背景下,江西省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了62.9%和53.7%。其中,2023年事故起数降至历史最低的707起,较2017年的2726起大幅减少。
在灾害防治方面,江西省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成功应对了2022年超历史大旱、罕见森林火情,以及2024年鄱阳湖本世纪第二高水位和修河、锦江超纪录洪水等极端灾害。数据显示,“十四五”前四年,灾害频次增加26.1%,但主要灾情指标实现“五锐减”:受灾人口减少35.5%,因灾死亡人口减少69.1%,农作物绝收面积减少56.4%,倒塌房屋数减少93.9%,直接经济损失减少42.5%。

30日,江西举行“十四五”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江西省应急管理厅供图
徐卫明指出,“七连降”和“五锐减”的数据背后,是成千上万个家庭安全感、幸福感的明显提升。这得益于江西省应急管理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增强,风险防控、应急准备和救援救助能力显著提升。
在风险防控方面,江西省推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初步建立了“以防为主”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和制度体系。五年来,扎实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紧盯道路交通、自建房、城镇燃气、电动自行车等群众身边风险,开展“一件事、全链条”深度整治,纠治重大隐患达7.9万条。
在应急准备方面,江西省实施总投资17.4亿元的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一次性为基层配备预警指挥、基层防灾、航空应急等9万余台套应急装备。同时,省级综合应急装备物资储备库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市县两级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库123个,设置乡镇级和村级物资储备点共计15888个,常态化储备生活类救灾物资288万件套,建设应急避难场所2216处。
在救援救助方面,江西省组织制修订应急预案17万余个,推进各级应急指挥部建设,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都有近800名应急管理工作人员为人民群众“守夜放哨”。同时,始终把救灾救助作为民生工程抓紧抓实,“十四五”以来,按照“十有”标准集中安置受灾群众近3万名,累计拨付中央和省级冬春救助资金12.32亿元、救灾物资16.97万件,完成因灾倒损房屋恢复重建4807户。
徐卫明表示,“十四五”以来,江西省应急管理系统攻坚克难、守正创新,应急管理实现了从“事后应对”向“事前预防”、从“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从“人工依赖”向“数据智理”的跨越,交出了一份厚重的“安全答卷”。下一步,江西省将继续推动应急管理改革发展向深度广度进军,干出新时代应急管理新风采。
(完)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