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北方小镇重阳新风尚:从种菊到赏菊的乡村振兴之路

时间:2025-10-30 17:11: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苏亦瑜

中新网邢台10月30日电 题:北方小镇重阳新风尚:从种菊到赏菊的乡村振兴之路

作者:裴国荣 张鹏翔 潘志方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10月29日重阳节当天,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莲子镇镇的田间地头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赏菊”热潮。这座北方小镇通过创新传统习俗,将“种菊”升级为“赏菊”,探索出一条融合生态观光与产业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药菊田里的“励志故事”

赏菊作为重阳节核心习俗,可追溯至汉魏时期。但莲子镇镇的“赏菊”方式别具特色:村民们既能在药菊种植基地体验采摘乐趣,也可在滏阳河畔的波斯菊花海中打卡拍照。这种“接地气”的赏菊模式,正源于一位特殊种菊人的创新实践。

莲子镇镇波斯菊花海骑行场景

10月23日,村民在波斯菊花海骑行(郭泽鑫 摄)

辛庄村村民杨少卫是这场变革的推动者。这位因成骨不全症导致身高不足1.5米的残疾人,2023年毅然承包8亩土地种植药菊。面对“身体残疾搞农业太冒险”的质疑,他坚持“志向不能残疾”的信念,通过蹲地劳作、外出学习种植技术,将药菊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至40亩,并带动周边50余名村民就业。

“看着菊花苗一天天长高,比什么都踏实。”杨少卫的药菊基地里,59岁的成改巧边采摘边笑道:“我这把年纪还能在家门口挣钱,多亏了杨老板。”目前,该镇药菊种植面积已达252亩,涵盖杭菊、祁白菊等6个品种,形成集种植、采摘、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

药菊种植基地采摘场景

10月22日,村民在药菊基地采摘(郭泽鑫 摄)

荒地变花海的生态转型

在滏阳河畔,另一场“美丽革命”正在上演。北盐池村党支部书记王宁指着眼前百亩波斯菊花海介绍:“这里曾是无人问津的闲置地,今年县里发放花种后,短短三个月就变身网红打卡点。”通过种植波斯菊、硫华菊等观赏花卉,该镇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更创造出日均200人次的旅游流量。

作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莲子镇镇拥有100余家食品加工企业,年产方便面50亿份。如今,这座工业重镇正通过“花卉+”模式实现产业升级。镇党委副书记陈雪透露,明年将扩大波斯菊种植规模至300亩,并建设花卉加工坊开发干花、香包等产品,通过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

波斯菊花海打卡场景

10月22日,游客在波斯菊花海打卡(郭泽鑫 摄)

三产融合的未来蓝图

从药菊种植到花卉观光,莲子镇镇的菊花经济正释放多重效益。杨少卫计划投资建设菊花加工厂,开发菊花茶、菊花枕等深加工产品;各村合作社则瞄准“赏花经济”,规划建设花卉主题民宿。陈雪表示:“我们将联动周边景区推出‘方便面工业游+菊花生态游’特色线路,打造三县区交界处的乡村旅游新地标。”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菊花不仅装点了重阳节的浪漫,更成为乡村振兴的“金色引擎”。随着产业融合的深入推进,莲子镇镇正书写着新时代“花”样振兴的生动篇章。(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