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济南10月30日电(记者 赵晓)金秋时节,山东多座‘宝藏小城’凭借独特的自然景观与深厚文化底蕴,成为游客争相探访的旅游目的地。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宝藏小城 县在出发’主题媒体行活动近日启动,采访团走进泰安东平、淄博博山等地,解锁县域旅游发展的新活力。

在东平湖畔的自驾公路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车辆川流不息。济宁游客何宝珍感慨:‘这个季节的东平湖美得像油画,芦苇泛黄与碧水相映,层次感十足。我还计划去湖边农家乐尝尝现捕的鲜鱼。’作为山东第二大淡水湖,东平湖总面积626平方公里,享有唐代‘小洞庭’美誉。近年来,当地通过打通8个沿湖乡镇、20余处景区,构建起84公里环湖旅游带,将自然景观与人文资源串联成链。
东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便宁介绍,该县以‘链式思维’推动文旅融合,通过举办大运河徒步、国家垂钓赛、环湖马拉松等赛事,打造‘山水+文化+运动’的复合体验。游客既能欣赏湖光山色,又能感受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
转向淄博博山区,这座‘陶瓷琉璃之乡’正以颜神古镇为核心,掀起文旅新风潮。古镇内保留的10余处馒头窑、亚洲最大陶瓷厂旧址及中国首条煤烧隧道窑,被誉为‘淄博工业文明的活化石’。颜神古镇营销中心经理许逸群透露:‘针对大学生群体,我们推出1元景区门票+9.9元手工体验套票,未来还将增加NPC互动环节,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浙江游客黄国林在古镇挑选了一件玉兔琉璃挂件作为礼物,随后与女友前往博山陶瓷琉璃大观园选购纪念品。‘这里的琉璃制品造型可爱,价格也很亲民。’他计划晚餐品尝地道的博山菜,深入体验当地生活。
博山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李福源观察到,游客需求正从‘走马观花’转向深度体验。‘大家更想走进大街小巷,了解琉璃工艺背后的故事,探寻博山菜出名的秘诀。’为此,博山区持续完善交通、住宿等公共服务,并涌现出演艺体验、工业研学等新场景,推动传统观光游向‘城市慢游’升级。
从东平湖的山水画卷到博山古镇的文化密码,山东‘宝藏小城’正以创新业态与贴心服务,书写县域旅游的高质量发展篇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