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邢台10月30日电】题:北方小镇重阳新景:从药菊种植到赏花经济
作者:裴国荣 张鹏翔 潘志方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10月29日重阳节当天,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莲子镇镇的田野间洋溢着别样生机——村民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登高,而是以“赏菊”这一创新方式共度佳节。
作为重阳节历史悠久的传统习俗,赏菊活动自汉魏时期便与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并行。但莲子镇镇的“赏菊”更具乡土特色:村民既可采摘药菊体验丰收喜悦,也能在波斯菊花海中打卡留影,将传统节庆与现代农业观光巧妙融合。

身残志坚的种菊人:从8亩到40亩的蜕变
在辛庄村的药菊种植基地,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54岁的杨少卫。这位因成骨不全症而身高不足1.5米的村民,用20年时间从经营小超市到打造出40亩药菊种植基地,更带动了周边50余名村民就业。
“不能一辈子守着小超市过日子。”2023年,杨少卫顶着亲友劝阻,承包8亩地试种药菊。由于身体原因,别人弯腰就能完成的农活,他需要蹲着甚至趴着操作。“天不亮就下地,天黑才回家,但看着菊花苗长高特别踏实。”为提升品质,他专程赴外地学习技术,购回专业书籍研究种植规律。

经过两年发展,种植规模扩大至40亩,涵盖杭菊、祁白菊、怀菊等品种。基地常年雇佣20余名村民,农忙时用工达五六十人。59岁的成改巧边采摘边笑道:“我记住的不只是菊花的样子,连香味都刻在脑子里了。”
荒地变花海:波斯菊催生“打卡经济”
在滏阳河畔,120亩波斯菊将昔日闲置地变为网红打卡点。北盐池村党支部书记王宁介绍,这片曾因土壤贫瘠被弃耕的土地,今年通过种植波斯菊实现了环境美化与经济效益双赢。“现在每天都有周边三县区的游客来拍照,成了交界地带的新地标。”

作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莲子镇镇在发展食品加工产业(年产方便面50亿份)的同时,正积极拓展花卉经济。镇党委副书记陈雪透露,计划明年扩大波斯菊种植规模至300亩,并建设花卉加工坊开发干花、香包等产品,通过电商平台拓宽销路。
产业融合新图景:从种植到深加工
目前全镇药菊种植面积达252亩,杨少卫的深加工计划已提上日程。“建加工厂能提升3倍附加值,还能解决更多就业。”他的设想与镇域发展规划不谋而合——通过与周边景区联动,推出“食品工业游+菊花观光”特色线路,打造冀中南地区农旅融合示范区。
“要让菊花既好看又‘赚钱’。”陈雪表示,未来将形成“春季育苗-夏季观花-秋季采摘-冬季加工”的全产业链,让传统节庆习俗转化为持续增收的乡村新业态。(完)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