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林芝10月30日电(江飞波 谢牧 贡嘎来松)10月29日晚,2025·中国西藏发展论坛成果新闻发布会在素有“雪域江南”美誉的林芝市隆重举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徐志涛在发布会上透露,本届论坛共吸引国内外400余名嘉宾参与,其中外宾规模达100余人,覆盖全球44个国家和地区,包括联合国秘书长代表夏泽翰、吉尔吉斯斯坦及巴基斯坦等26国政要及驻华使节,首次大规模邀请拉美国家代表团,显著拓展了西藏的国际合作网络。

10月28日,来自拉美18国的21名媒体从业者走进林芝市巴宜区中学,实地观摩藏文课堂教学。哥斯达黎加《国家报》记者塞尔吉奥·拉腊在参访后向中新网记者表示:“中国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令人印象深刻,这里的教学设施完善程度远超欧洲许多国家。”他特别提到,看到学生们同时学习藏语、汉语,并接触扎念琴演奏和传统舞蹈,感受到孩子们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快乐成长的氛围。
本届论坛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策划了开幕式、主旨论坛、专题研讨、文化展览、文艺汇演、研学交流及实地参访等十余项活动。联合国秘书长代表夏泽翰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当前全球正面临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挑战,而西藏作为“亚洲水塔”,其冰川、草原与森林生态系统对亚洲乃至全球生态安全具有战略意义。他指出:“西藏通过现代化基础设施将偏远村落接入发展网络,使教育、医疗等资源惠及更多民众,这种转型堪称发展典范。”

在10月29日举行的首届西藏国际传播大会上,西藏自治区官方正式聘请6位知名学者担任国际传播特聘专家,包括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郑永年、中国社科院边疆研究所前所长邢广程、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尹冬梅等。此举旨在通过学术力量增强西藏的国际话语权,推动全球对西藏发展成就的客观认知。

分析人士指出,本届论坛通过高规格国际交流活动,不仅展示了西藏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及民生改善领域的实践成果,更通过特聘专家机制构建起长效国际传播体系,为西藏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新平台。(完)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