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北方小镇重阳节新风尚:从种菊到赏菊的乡村振兴之路

时间:2025-11-02 12:07: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苏亦瑜

中新网邢台10月30日电 题:北方小镇重阳节新风尚:从种菊到赏菊的乡村振兴之路

作者 裴国荣 张鹏翔 潘志方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10月29日,正值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莲子镇镇的村民们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庆祝节日——自发组织“赏菊”活动,将传统习俗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

赏菊作为中国古代重阳节的重要习俗,起源于汉魏时期,与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等活动并称为节日四大传统。然而,莲子镇镇的“赏菊”方式却格外接地气:村民们既采摘农田里的药菊,又“打卡”昔日荒地中绽放的波斯菊,让这个重阳节充满了田园诗意与产业活力。

莲子镇镇波斯菊花海骑行场景

10月23日,当地村民在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莲子镇镇的波斯菊花海骑行。 郭泽鑫 摄

身残志坚的种菊人:杨少卫的致富路

提起莲子镇镇的药菊产业,不得不提到一位特殊的种菊人——辛庄村村民杨少卫。这位身材矮小、因成骨不全症行动不便的村民,用双手在土地里“刨”出了一条带动乡邻共同致富的道路。“不能一辈子守着小超市过日子,我想试试更大的可能。”杨少卫常这样说。早年因身体原因,他只能在村里开小超市维持生计,但内心始终渴望突破自我。

2023年,杨少卫决定承包土地种植药菊。尽管亲友劝阻,但他坚信“身体残疾不代表志向残疾”。从翻地、播种到田间管理,别人弯腰就能完成的活儿,他需要蹲着甚至趴着操作。“天不亮就往地里跑,天黑了才回家,但看着菊花苗一点点长高,心里特别踏实。”为保证品质,他专门到外地学习种植技术,购买大量书籍研究,最终将种植面积从首年的8亩扩大到2025年的40亩,发展成为规模化种植基地。

辛庄村药菊种植基地采摘场景

10月22日,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莲子镇镇辛庄村药菊种植基地,村民正在采摘菊花。 郭泽鑫 摄

随着种植规模扩大,杨少卫主动邀请村里赋闲的老年人到基地务工,农忙时用工达五六十人。59岁的成改巧便是其中一员,她笑着说:“年轻人‘打卡’是拍照,我是连味道都记住了。这茬采完,下一茬还得等半个月呢。”目前,莲子镇镇药用菊花种植面积已达252亩,涵盖杭菊、祁白菊、怀菊等多个品种,成为当地特色产业之一。

荒地变花海:波斯菊点亮乡村新颜值

除了药菊,莲子镇镇滏阳河畔的百亩波斯菊也吸引了众多游客“打卡”。这片昔日无人耕种的闲置地,如今已成为“高颜值”花海。北盐池村党支部书记王宁介绍:“今年县里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向河畔各村发放波斯菊花种,短短几个月,‘脏乱差’地块就变成了网红打卡地。”

村民打卡波斯菊花海场景

10月22日,两位女性“打卡”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莲子镇镇的波斯菊花海。 郭泽鑫 摄

产业融合:从赏花到“花经济”

作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莲子镇镇位于隆尧县、巨鹿县、任泽区三县区交界地带,拥有食品加工及配套企业100余家,年产方便面50亿份,形成以方便面、饮品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如今,菊花产业正为这座工业小镇注入新的活力。

镇党委副书记陈雪表示:“波斯菊花海已成为三地交界处的居民新地标。各村合作社计划明年扩大种植规模,建设花卉加工坊,开发干花、香包等产品,并通过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对于未来,杨少卫也有自己的规划:“我想建一个小型菊花加工厂,对菊花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带动更多人就业。”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我们要让莲子镇镇的菊花不仅好看,还能真正带动村民增收。”陈雪透露,该镇正谋划与周边景区、现代农业园区联动,推出特色旅游线路,形成区域旅游合力,让“花经济”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