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免陪照护:如何让患者安心、家属省心?

时间:2025-11-02 17:01:39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周驰

记者在天津、福建厦门、湖南长沙等地医院探访——

免陪照护,何以让患者安心家属省心?

引 子

60岁的常津文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接受脾切除手术时,受益于免陪照护服务——家属无需送餐、陪检或陪护,既不影响正常工作,也让患者住得安心。免陪并非“失陪”,而是由专业护士或医疗护理员提供全程生活照护,真正实现“患者安心,家属省心”。

目前,天津已有34家三级公立医院推行免陪照护服务,覆盖247个病区、8812张床位。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印发的《医院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明确提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照护模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这一服务如何从地方试点走向全国?记者在多地展开调研。

缘何免陪?应对老龄化,破解“一人住院全家忙”

9月的清晨,阳光洒进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肝胆外科病区。护士为常津文洗漱、量血压,并将温热的早餐端至床头。住院17天后,她的身体指标达标,顺利出院。“护士照顾细致,全家都省心。”常津文感慨道。她家中上有90岁的公公和85岁的婆婆需要赡养,下有4岁的孙子需要照看,若非免陪照护,家人陪护压力可想而知。

常津文的经历折射出“421”家庭结构(四位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下的现实困境。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临床护理中心主任田丽介绍,医院通过多年试点,形成成熟模式:一名责任护士带领1-2名助理护士,负责3间病房、10-12名患者的护理治疗、饮食起居及康复指导。

在病房内,患者床头设有呼叫器,护士通过电子手表接收需求;墙上电子屏实时显示任务列表,如“测血压”“口腔护理”等。护士推着治疗车巡查病房,根据提示提供服务。移动护理手持终端集数据采集、患者管理于一体,大幅提升效率。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田丽强调,对长期卧床患者,护士每日洗脚时会观察足部皮温、动脉情况,及时发现下肢血栓风险。营养科则根据膳食医嘱单,为糖尿病患者定制精确到克的馒头,为流食患者控制温度,确保餐饮服务成为医疗行为的延伸。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通过电子膳食医嘱单,将患者需求实时推送至营养科,制定个性化套餐。患者郑强接受支架手术后,护理费包含三餐,每日仅120元,“比雇护工划算”。目前,厦门11家医疗机构、51个病区提供24小时免陪照护,累计服务超12万人次。2024年,福建试点扩大至92家医院、284个病区,省级财政投入1000万元支持设施改造。

谁来照护?专业团队担纲,探索多元模式

护士能否接受从医疗护理到生活照护的转型?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内科护士长赵莹坦言,初期担心工作量增加,但护理流程优化后,病房外事务性工作减少,患者护理服务增加。例如,配液中心统一送药,运送中心接送患者检查,护士得以专注照护。

赵莹曾通过观察患者大便异常,判断其腹内出血并第一时间上报,为救治争取时间。“专业价值得到体现,很有成就感。”医院累计完善248项护理制度,建立41种临床护理路径,确保服务有序。绩效考核与免陪照护工作挂钩,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各地医院因地制宜探索模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医疗护理员卢志敦从“搞卫生”升级为“观病情”,参加10余次服务技能培训。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与第三方公司共同管理护理员,服务费由医院统一收取后结算,队伍稳定性高,季度离职率小于10%。

44岁的韩艳敏在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担任医疗护理员4年,通过智能手表实时掌握高风险患者动态。医院引入28项护理子系统和32项信息专案,搭建智能化服务网络。副院长钱招昕强调:“免陪照护不是免责照护,医院承担的是沉甸甸的责任。”

怎样收费?自愿选择,分级服务匹配需求

住院费用是否增加?在长沙市第四医院,69岁的余正住院15天,免陪照护费用1620元。他术前选择20元/日的基础照护,术后升级为140元/日的共享照护。护理部主任李永恒介绍,医院按需分类确定照护等级,费用差异对应服务梯度。

2010年,长沙市第四医院率先在湖南试点免陪照护,初期按护理等级收费,但发现同一等级患者需求不同。今年4月,医院升级服务模式,推出专属照护(240元/日,“一对一”服务)、共享照护(140元/日,2名护理员服务3名患者)、基础照护(20元/日,1名护理员服务多名患者)。目前,超七成患者选择免陪照护,其中60%选基础照护,10%以上选共享照护。

国家医保局出台的护理类价格项目指南明确,免陪照护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福建规定,特级、Ⅰ级护理加收150元/日,Ⅱ级护理加收80元/日。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院长王焱介绍,患者平均住院时长从2017年的7.13天缩短至去年的6.82天。

如何推广?强化人才储备,提升规范化水平

医疗护理员服务质量会下降吗?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燕维兰认为,效率比时长更重要。她从护工转为医疗护理员后,接受系统培训,能提供康复锻炼等专业护理。医院牵头制定的《免陪照护病区服务规范》被纳入培训教材,确保服务专业。

长沙市第四医院为医疗护理员安排护士专干授课,考核未达标者将调整岗位。湖南已培训医疗护理员近1万人次,确定12家国家级、56家省级监测单位。引入市场化企业是关键,北京康护之家健康管理集团在全国布局培训基地,聘用护理员5万余名,合作医院超300家。

3年前入职康护之家的庞继霞在天津南开医院工作,“掌握一技之长,月收入近8000元!”免陪照护服务正通过专业化、规范化路径,惠及更多家庭。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郑强、余正为化名)

本报记者 李家鼎 申智林 刘晓宇

《人民日报》(2025年10月31日 第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