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广州11月2日电 (记者 蔡敏婕)“这类产品对残障人士非常友好,技术也十分新颖!”来自约旦的采购商马哈茂德·穆赫塔塞布(Mahmoud Muhtaseb)在广交会智慧医疗专区体验具身辅助移动机器人时感叹道。这款由杭州企业研发的机器人通过智能导航与机械臂辅助,可帮助行动不便者完成日常移动,成为本届展会“科技赋能医疗”的典型案例。
47家企业集中亮相 医疗科技“出海”提速
10月31日开幕的第138届广交会首次设立“智慧医疗专区”,47家聚焦产业链上游核心技术的企业集中展示了医疗机器人、智能诊断设备、三维数字人解剖系统等前沿产品。其中,部分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已获得泰国、印度等国的医疗设备认证,标志着中国高端医疗装备正式进入国际临床应用阶段。
在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医药进出口展现出强劲韧性。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医药保健品出口额达825.62亿美元,同比增长5.13%,对欧盟、东盟等市场出口实现结构性增长。广交会智慧医疗专区的设立,正是中国医疗科技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的重要信号。
AI赋能医疗创新 低成本模型破解行业难题
杭州德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的医学影像通用大模型引发墨西哥、秘鲁、印度等多国采购商关注。该公司董事长宋宁介绍:“传统胎儿早产AI预测模型开发需投入1亿元、收集数十万例数据,而我们通过人工智能与临床医学深度融合,仅需数百例样本和几十万元成本即可实现。”该模型在癌症筛查、早产预测及肿瘤良恶性鉴别等领域已取得突破性应用。
“科技+传统”融合 理疗机器人获海外订单
深圳市德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AI理疗机器人成为专区焦点。其机械臂可精准定位人体穴位,结合温度调节技术实现艾灸、推拿等中医理疗服务的自动化。“海外采购商对机器人提供按摩服务感到新奇。”展位负责人郑红霞表示,“我们通过优化力度控制算法和末端理疗技术,使产品同时满足东南亚、欧洲市场对‘科技+传统’的创新需求。”目前,该企业理疗机器人累计出货量近1000台,海外业务覆盖12个国家。
体外诊断试剂盒畅销全球 技术认证成竞争关键
北京库尔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日产300万套体外诊断试剂盒已出口至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超1亿人次。企业工作人员透露:“海外客户从单纯关注价格转向重视技术创新、质量认证和服务响应速度。”其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获得欧盟CE认证后,在欧洲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至15%。
人口红利与数据优势 助力中国医疗智能化领跑
“中国14亿人口基数产生的高质量医疗数据,加上年轻科研团队的创新能力,让我们在医疗智能化赛道占据先机。”宋宁认为,随着老龄化社会康复需求增长和手术精准化趋势,医疗机器人将加速渗透临床诊疗、慢病管理等领域。据统计,2024年中国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突破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5%。
从广交会智慧医疗专区的火热场景可见,中国医疗科技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为全球医疗健康事业贡献“中国方案”。正如马哈茂德所言:“这些产品不仅改变医疗方式,更在重新定义人类与科技的关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