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丽江11月3日电 近日,“中国好家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国入校公益项目在云南丽江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落地,通过将纳西族传统文化智慧与现代家庭教育理念深度融合,为雪山脚下的22所学校注入家风建设新动能。
“中国好家风”项目丽江站宣讲活动现场 主办方供图
项目讲师团深入玉龙县太安乡中心校、黎明乡黎明完小等偏远地区学校,通过互动课堂、情景演绎等形式,将纳西族“和合文化”“感恩传统”与现代家庭教育中的礼仪规范、情感沟通等要素有机结合。活动现场,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传统礼仪,在故事分享中感悟家风传承的重要性。项目组特别定制的《家风故事读本》同步发放,结合纳西族东巴文字与现代插画设计,成为孩子们喜爱的文化启蒙工具。
为扩大教育覆盖面,“小松果志愿者文化普及平台”同步推出线上课程矩阵,将《论语》《弟子规》等经典内容转化为动画、音频等多媒体形式。家长可通过平台参与“亲子共读计划”,实现“课堂教育+家庭实践”的闭环培养模式。玉龙县教育体育局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为县域“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提供了创新范本,后续将纳入常态化教育体系。
作为华彬文化基金会主办的国家级公益项目,“中国好家风”自2020年启动以来已覆盖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2025年项目行程跨越北京、贵州、江苏、山东、河北、云南、四川等地,形成“首都辐射+边疆深耕”的立体化布局。通过“入校宣讲+家校座谈+公益捐赠+文化研学+体育联赛”五维模式,项目累计开展线下活动超300场,捐赠文化物资价值逾千万元,惠及家庭超50万户。
项目负责人指出,六年的实践探索证明,家风建设需扎根地域文化土壤。在丽江站活动中,纳西族“三朵节”的感恩仪式、东巴画的家训传承等特色内容,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了鲜活案例。这些扎根基层的创新实践,正逐步构建起可复制、可推广的家风建设公益模型,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