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济南10月30日电(李明芮)从特色调解品牌工作室到智慧社区服务网络,从民生需求清单到精准养老服务,山东近年来通过多维度创新实践,持续解锁基层治理现代化新路径,推动社会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转型。
特色调解品牌:传统智慧与现代治理的融合
在菏泽市鄄城县,基层治理创新正以“调解工作室”为支点撬动社会和谐。该县将“邻里互助、以和为贵”的传统理念融入现代治理体系,通过整合信访局、司法局、民政局等部门资源,联动乡贤、村务骨干等基层力量,构建起“上下联动、多元协同”的调解网络。
“调解工作室不仅有效减少了信访增量,更让基层治理多了一份民生温度。”鄄城县委政法委副书记陈新雷介绍,截至目前,全县各镇街已建立4个品牌调解室,累计化解矛盾纠纷3567件,办结率达99.92%,为乡村振兴筑牢了和谐稳定的根基。
智慧社区服务:24小时不打烊的民生枢纽
同样在菏泽市,巨野县以城市更新为契机,按每3000-4000户规模布局24处社区服务中心,将民政、人社、医保等7类84项行政审批事项下沉社区。通过推行“错时延时、预约代办”制度,以及“线上收集+线下走访”的闭环服务模式,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政策咨询、便民服务等一站式服务。
“现在办事不用跑多个部门,社区服务中心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巨野县居民王女士表示。数据显示,该县社区服务中心已累计服务民众4.2万人次,办理事项2.8万件,智慧社区建设成效显著。

淄博市张店区湖田街道工作人员了解民生需求。张店区委宣传部供图
暖心服务升级:从“送蛋糕”到“解民忧”
在淄博市张店区湖田街道,一场持续两年的“生日蛋糕计划”正成为基层治理的创新样本。自2023年6月起,街道为辖区70岁以上老人送生日蛋糕,并借此契机组织工作人员化身“民情观察员”,在暖心问候中倾听民声、解决实事。
“送蛋糕不是终点,而是了解需求的起点。”湖田街道党工委书记张衍斌表示,通过这一暖心举措,街道已实时掌握养老服务、生活照料等民生需求,下一步将从“有服务”向“优服务”、从“保基本”向“提品质”升级。
民生需求清单:36.8万户走访背后的治理逻辑
济南市莱芜区凤城街道则通过“民生需求清单”实现精准治理。2023年起,该街道推行“日行两户”工作制,推动社区工作人员常态化入户走访,累计走访约36.8万户,收集需求建议7485条,解决问题6357个。
清单内容既包括临时缺粮少油、老人就医陪护等“微心愿”,也涵盖停车管理、充电桩安装等公共议题。“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凤城街道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坚持问需于民、资源联动、居民共治,构建更有温度的社区共同体。
从调解矛盾到智慧服务,从暖心关怀到需求响应,山东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正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可复制的“山东方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