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巴丹吉林沙漠惊艳欧洲:沙湖奇观与草原文化共舞

时间:2025-11-05 04:09: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刘欢

  中新网阿拉善10月31日电 题:巴丹吉林沙漠惊艳欧洲:沙湖奇观与草原文化共舞

  中新网记者 陈峰

  当悠扬的马头琴声飘荡在塞纳河畔,当豪迈的蒙古舞点燃巴黎街头,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盛宴正悄然展开。近日,来自内蒙古阿拉善盟乌兰牧骑的演员们以极具感染力的表演,将中国北疆的草原风情与沙漠奇观带到了欧洲大陆。埃菲尔铁塔下,身着传统服饰的舞者旋转跳跃,引得现场法国、比利时及全球游客纷纷驻足,惊叹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

乌兰牧骑演员在埃菲尔铁塔下表演蒙古舞

图为乌兰牧骑演员在埃菲尔铁塔下跳起蒙古舞。王禹 摄

  北京时间10月28日至11月2日,“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走进欧洲系列活动持续进行。这场以“世界自然遗产”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既是2024年该遗产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的首次海外巡展,也是“走进世界百所高校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站。

  活动期间,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行政公署派出的宣介团队以巴黎和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为支点,辐射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市政大厅、交通枢纽、展览馆、博物馆等数十个场所。通过文艺演出、图片展览、座谈交流、快闪路演等多元形式,欧洲民众得以全方位感受这片沙漠的独特魅力——从沙山与湖泊相映成趣的生态奇观,到蒙古族长调与马头琴交织的文化韵律,再到沙漠治理与绿色发展的现代实践。

法国摄影师观看巴丹吉林沙漠图片展

图为摄影师格雷瓜尔·戴高乐观看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图片展。王禹 摄

  “我曾亲自探访巴丹吉林沙漠,那里大小不一的湖泊终年不干涸,仿佛沙漠中的明珠。”法国摄影师格雷瓜尔·戴高乐在展览现场难掩激动,“我拍摄了数百张照片记录这份奇观,今天的活动让我仿佛重返阿拉善,心中充满幸福。”他的感慨,道出了许多欧洲观众的心声。这片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的沙漠,不仅是世界第四大沙漠、中国第三大沙漠,更以“奇峰、鸣沙、湖泊、古庙、神泉”五大奇观闻名,被誉为“沙漠瑰宝”。

  看过图片展后,法国文化讲解员保罗不禁感慨:“过去对中国西部的印象停留在戈壁大漠的单调景象,这次才发现,阿拉善不仅有壮丽的自然风光,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贺兰山岩画到曼德拉山岩画,从黑城遗址到定远营古城,阿拉善的历史脉络在展览中徐徐展开;而骆驼产业、沙产业等特色经济模式,则展现了这片土地的现代活力。

巴丹吉林沙漠欧洲推介活动现场

图为推介活动现场。王禹 摄

  此次欧洲之行,既是巴丹吉林沙漠的“独角秀”,更是内蒙古阿拉善的“全景展”。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欧洲民众不仅看到了沙湖相依的生态奇迹,更读懂了一个多元、鲜活、发展的中国北疆。正如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王萌所言:“内蒙古是中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屏障,阿拉善凭借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积淀,早已成为连接东西文明的重要节点。我们期待通过这次推介,让更多法国民众感受中国西北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