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纳米技术突破:新型抗蛇毒血清小鼠实验成效显著,有望革新治疗手段

时间:2025-11-05 06:13: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李润泽

  中新网北京11月3日电 (记者 孙自法) 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近日发表一项突破性生物学研究,揭示利用纳米技术开发的重组抗蛇毒血清在小鼠实验中展现出显著治疗潜力。该血清可有效中和包括曼巴蛇、眼镜蛇和唾蛇在内的18种非洲致命毒蛇的毒素,为全球蛇咬伤治疗领域带来新希望。

莫桑比克射毒眼镜蛇

莫桑比克射毒眼镜蛇(图片来源:Wolfgang Wüster 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纳米技术破解传统治疗困局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每年因毒蛇咬伤导致数千人死亡或致残,现有抗蛇毒血清存在三大缺陷:依赖动物血浆导致成本高昂、不同批次效果差异显著、可能引发严重过敏反应,且无法全面覆盖所有高危蛇种。丹麦技术大学Andreas H. Laustsen教授团队通过创新纳米抗体技术,成功开发出新一代抗蛇毒解决方案。

东部绿曼巴蛇

与东部绿曼巴蛇的近距离对视(图片来源:Wolfgang Wüster 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实验数据揭示突破性成效

  研究团队通过免疫接种羊驼和美洲驼,筛选出能精准识别蛇毒关键成分的纳米抗体。小鼠实验显示:该血清可完全预防17种蛇毒引发的死亡,并显著减轻组织坏死程度。对比现有商业产品,新型血清在预防死亡和皮肤损伤方面表现更优,但对绿曼巴蛇和黑曼巴蛇毒液的保护效果仍需优化。

黑曼巴蛇

黑曼巴蛇在阳光穿透的枝桠间穿梭(图片来源:Wolfgang Wüster 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行业专家高度评价研究成果

  《自然》期刊配发的专家评论指出,该研究颠覆了传统认知——仅需少量纳米抗体即可实现广谱保护,为抗蛇毒血清开发开辟新路径。下一步研究将重点评估血清的长期稳定性和临床安全性,有望在3-5年内推进至人体试验阶段。这项突破性技术或将彻底改变全球蛇咬伤治疗格局,特别是在医疗资源匮乏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