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文旅+”跨界融合新玩法:演唱会游城,影视IP打卡成热门

时间:2025-11-05 07:58:23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刘阳禾

戴上MR眼镜,一秒穿越古蜀国——在三星堆博物馆,游客不仅能欣赏珍贵文物,还能化身考古学家,体验沉浸式考古乐趣;在济南看完周杰伦演唱会,凭票根可五折购买九如山景区门票,实现“观演+旅游”无缝衔接;追完热播剧《北上》,立刻前往昆山巴城,打卡剧中同款运河码头与茶馆……如今,“文旅+”跨界融合正以科技、演出、影视IP为纽带,打破传统旅游边界,为游客带来兼具趣味性与深度的全新旅行体验。

“文旅+科技”:智慧文旅重塑体验

科技已成为旅游市场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推动文旅服务从标准化向智能化转型。在三星堆博物馆《寻觅三星堆》互动体验项目中,观众戴上MR眼镜即可开启“时空穿越”:或翱翔于遗址区上空俯瞰壮阔全景,或驾驶黄金面具穿越古城见证历史变迁,甚至跳入祭祀坑“触摸”文物。项目耗时数月按1:1比例复原祭祀坑、考古方舱等6大数字孪生场景,并邀请考古领队、馆长等真人出镜解说,让文物“活”起来。

今年大火的具身机器人也在景区掀起热潮。美团报告显示,河南宝泉旅游区推出“智慧AI赏花季”,春晚同款宇树H1人形机器人在郁金香花海跳“科目三”,G1机器人引导游客排队,机器狗GO2以“打工赢充电宝”互动吸引超10万人次游客;河北山海关将非遗舞狮与狮型机器狗结合,打造《智舞雄狮》表演登上央视;郑州建业电影小镇让机器人融入民国场景,在《刺杀行动》中与人形NPC共演,相关话题单日曝光超400万次。这些案例中,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更精准吸引Z世代客群。

AI技术还让服务更精准。智能导览、大数据人流调控、住宿需求匹配等功能,打通交通、住宿、景区壁垒。例如,四川宜宾智慧景区系统实现一键购票、无感入园,李庄古镇通过数字技术还原抗战岁月,科技让旅游更便捷有趣。

“文旅+演出”:观演经济撬动城市消费

2025年,演出经济对城市旅游的带动作用持续显现。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测算显示,每支出1元演唱会门票,可带动周边消费4.8元。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旅游演艺票房突破130亿元,市场蓬勃发展。

头部艺人演唱会成为文旅消费“引擎”:杭州五月天三日演出吸引超10万人次,带动消费近亿元;苏州林俊杰演唱会推动消费增长超7亿元,半数来自跨城粉丝;西安TFBOYS十周年演唱会创超4亿元旅游收入,酒店订单激增50倍;周杰伦济南演唱会吸引30万人次,“引爆”泉城;刀郎乌鲁木齐演唱会带动文旅消费超1亿元,逾400万歌迷涌入新疆。

多地文旅局推出“票根经济”政策,凭演出门票可享景点、酒店专属福利。歌迷从“看一场演出”升级为“体验一座城市”,“观演+旅游”模式为文旅产业注入新动能。

“文旅+IP”:影视综激活打卡经济

追随影视综IP打卡同款场景,正成为文旅新增量。热播剧《北上》取景地昆山巴城,因剧中北上主题墙、运河码头等场景走红,中秋国庆假期接待游客182.8万人次,日均增长35.9%,运河畔非遗之旅成苏州新潮流。

《难哄》取景地重庆洪崖洞、长江索道热度再升,粉丝挖出融创渝乐小镇涂鸦墙、李子坝轻轨站等“宝藏”打卡地,相关话题持续霸榜社媒平台。《生万物》主取景地山东临沂沂南红嫂家乡旅游区,复原宁家大院、封家大院等场景,日均接待游客3000人次,周末达5000人次,较去年同期翻倍。

综艺节目同样带动旅游热。公路探访类音乐节目《乐在旅途》第三季首站选在福建泉州,观众跟随镜头探访番在·老洋楼文坊市集、德化龙鹏艺术馆等景点,感受南音、提线木偶戏等非遗魅力。节目播出后,泉州游客量同比增长42.0%,西街人流量增长108.2%。白洋淀景区因《乘风2025》第四次公演热度飙升,“五一”假期游客量同比增长120%,游船预订量创新高,“乘风同款鱼宴”成热搜词。

此外,“文旅+赛事”模式推动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消费动能。今年夏天,“苏超”赛事带火江苏13城景点门票、酒店、休闲度假等场景,度假景区支付订单量同比增长121%,餐饮商户数环比增长214%。

文/本报记者 陈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