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天津“就业便利店”:创新模式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时间:2025-11-05 09:53:00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周驰

天津整合闲置资源高标准建设就业驿站,创新打造“就业便利店”模式

不卖商品只提供工作机会的“就业便利店”长啥样?

阅读提示

为夯实就业公共服务基础,提升就业服务精准度,天津以劳动者需求为导向,整合社区、园区、商圈等闲置资源,高标准建设就业驿站,将便捷、多元的就业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构建起“15分钟就业服务圈”,被群众形象地称为“就业便利店”。

来津就业“第一站”:交通枢纽里的暖心服务

夜幕降临,天津站后广场出站口旁,一间亮着暖光、标有“来津就业服务第1站”的小门面格外醒目。作为天津首个设在交通枢纽的就业驿站,这里成为许多外来求职者抵达天津后的“第一站”。

“像炒菜师傅、家政阿姨、货车司机等岗位,我们这里随时都有。”天津市河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科负责人介绍,驿站依托交通枢纽人流量大的优势,精准覆盖务工人员、大学生等求职群体,提供岗位对接、政策咨询等服务。工作人员还会对岗位信息进行人工核对和电话回访,为求职者精准匹配保安、保洁、家政等岗位。

针对务工者下车后“今晚住哪儿”的难题,河东区人社局正联动相关部门,计划在该驿站所在楼宇的三层打造人才公寓,并在二楼开设孵化基地,形成集谋职、安身、创业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天津已将就业驿站建设纳入2025年民心工程项目清单,计划全年建成100家。截至目前,全市127家就业驿站已投入运营,实现16个区全覆盖。

家门口的“就业便利店”:精准匹配供需两端

“排忧解难办实事,贴心服务暖人心”——日前,天津河东区上杭路街道就业驿站收到臧女士送来的锦旗。她的父亲年过50岁,仅有初中学历,求职屡屡碰壁。驿站工作人员耐心梳理其工作经历和技能,最终帮他找到一份离家近、稳定的银行安保工作。“我父亲重新找到工作,心里踏实多了。”臧女士说。

作为天津首家商圈就业驿站,上杭路街道就业驿站辐射多个商业载体,周边商户超300家,销售导购、餐饮服务员等岗位需求量大,被群众称为家门口的“就业便利店”。该驿站不仅方便群众找工作,还能快速解决企业用工难题。例如,天津奥鑫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因业务扩张急需电梯配件打包发货专员,双港镇就业驿站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联动,一周内为企业推荐20余名符合条件的求职者,缓解了用工压力。

据悉,天津各就业驿站设立政策咨询窗口,实时更新就业创业、社保补贴等政策,建立常态化岗位收集机制,联动辖区企业动态更新岗位信息库。今年以来,全市就业驿站已开展招聘活动500多场,服务重点群体5.5万人次,帮助近5000人就业。

全链条就业帮扶:从求职到创业的全程服务

今年5月,应届毕业生小张走进武清区站北路就业创业驿站举办的招聘会。作为一名保险学专业学生,他因缺乏实践经验而迷茫。驿站工作人员通过一对一职业指导,从岗位库中精准筛选出3个优质岗位,并重点推荐金融实习生岗位。随后,工作人员为小张提供全链条帮扶:解读应届生就业补贴政策、定制面试技巧培训、对接企业推荐。5月底,小张顺利通过某企业面试。“驿站的推荐像一场‘及时雨’,不仅帮我找到对口岗位,还让我对职业发展有了清晰规划。”小张说。

津南区双林街道就业驿站则推出岗位速递、技能充电站、政策直通车等功能,免费开设家政、电商、养老护理等技能培训,并提供简历优化、面试技巧提升、职业生涯规划等专业辅导。同时,为小微创业者提供资源对接、导师帮扶等支持,多维度助力求职者解决就业创业难题。

天津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天津统筹社区工作者、就业指导员等力量组建专职服务团队,定期走访劳动者,并邀请企业家、创业导师担任就业顾问,开展特色服务。同时,发动志愿者协会、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参与运营,提供政策宣传、活动组织等志愿服务,全方位服务劳动者,拓展基层民生幸福空间。

本报记者 张玺 本报通讯员 程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