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莆田11月2日电 (郑江洛)11月1日,作为第十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重要组成部分的第十一届国际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福建莆田盛大启幕。此次研讨会汇聚了海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数智时代下妈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路径。
本次研讨会以“数智时代的妈祖文化传承与发展”为主题,从海内外广泛征集了86篇高质量论文。来自世界各地的15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莆田,围绕妈祖文化资源发掘、保护与研究、妈祖祭典文化与新媒体传播研究、妈祖文化数智协同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与会专家纷纷表示,数智时代为妈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不断创新思路与方法,推动妈祖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莆田学院党委书记翁若平在研讨会上指出,作为妈祖故乡的唯一本科高校,莆田学院始终将妈祖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融入办学使命之中。学校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妈祖文化研究基地、福建省闽台融合发展研究基地等高端平台,已累计承担妈祖文化相关科研项目165项,出版学术专著60余部,发表论文300篇。今年1月成立的妈祖文化数智实验室,更是建成了容量达80TB的特色数据池,并开发了文献检索平台、全球妈祖宫庙动态感知系统等应用,为妈祖文化的数字化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杨艳秋在研讨会上表示,数字时代为妈祖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国际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她提出,应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构建全球妈祖文化大数据平台,实现宫庙信息、文献影像等资源的互联共享。同时,创新传承方式,通过数字化复原、多语种传播、文创开发等手段,增强妈祖文化的体验感和吸引力。
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茂兴则强调,妈祖文化所蕴含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是凝聚两岸同胞的重要纽带。福建社科院已与莆田学院共建调研基地,联合编写了《妈祖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等丛书。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妈祖文化在全球文明对话中发挥更大作用。
悉尼大学艺术与社会科学院教授赵晓寰在研讨会上指出,妈祖文化的传播不应局限于海外华人圈,更应推向非华人圈。她提出,要用不同语言、不同媒介传播妈祖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同妈祖文化的精神内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