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海外高校教师看新疆”活动参访团走进库车市,深入老街深巷,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感受这座丝路古城的深厚底蕴与蓬勃生机。
热斯坦街区:雕花门楣下的历史回响
作为库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域,热斯坦旅游休闲街区由主街热斯坦街与清城巷、花帽巷、门巴扎、击鼓巷四条特色小巷组成。参访团成员刚踏入街区,便被两侧的维吾尔族传统建筑所吸引:斑驳的土墙、精美的雕花门楣、色彩鲜艳的木门,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有人举起相机定格雕花的纹路,有人驻足聆听向导讲述老街的过往,仿佛能听见驼铃声在巷陌间回荡。
该街区2015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曾因年久失修面临基础设施老化、业态凋零的困境。2022年,库车市在保护老城原真性的基础上,通过“微改造、精提升”的方式,既保留了历史风貌,又融入了现代生活功能。2024年,街区获评自治区级夜间经济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025年,更晋升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成为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的典范。
老物件与新生活:街巷中的文化记忆
漫步街区,居民捐赠的老盘子、缝纫机、石磨,以及工匠打造的轿子、驴车等装饰,吸引了参访团的目光。清华大学意大利语专业讲师瓦莉亚弯腰观察着一台老式缝纫机,感叹道:“这些物件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让游客感受到当地生活的温度。”她认为,老街改造不仅提升了居民收入,更通过文化展示带动了旅游业发展,这种“活态保护”模式值得借鉴。
在300米长的花帽巷内,各式手工花帽挂满两侧,与色彩斑斓的艾德莱斯绸交相辉映。绸制的灯笼、布帘随风轻舞,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流动的色彩世界。参访团成员纷纷驻足,或用相机记录传统工艺的细节,或在木门前合影留念,将这份独特的美定格在镜头中。
击鼓巷:鼓乐交织的文化盛宴
以鼓文化为核心的击鼓巷,通过鼓、乐、舞的融合,将古老的龟兹乐舞文化与现代艺术完美结合。巷内,欢快的音乐回荡,黎巴嫩大学教授、法学博士塔玛拉·贝鲁情不自禁地随着节奏翩翩起舞。“这是我第一次来新疆,听到音乐就想跳舞,用舞蹈表达我的快乐!”她兴奋地说,“当地对文化的保护做得非常出色,我会把这里的所见所闻分享给亲友。”
龟兹小巷:夜幕下的历史长卷
夜幕降临,萨克萨克街道的龟兹小巷亮起暖黄的灯光,参访团开启了龟兹文化的深度探寻。这条1.2公里长的小巷,是库车老城区晚清和民国初期街巷格局保存最完整的区域之一。古朴的民居、斑驳的老物件,在五彩油纸伞的点缀下,透着时尚与历史的交融。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伊拉克籍教授阿巴斯边走边用相机记录,他说:“从居民的笑容中,能感受到他们生活的幸福与快乐。政府在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期待未来能更深入地了解这片土地。”
库车老街的改造,不仅让历史街区焕发新生,更成为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典范。海外高校教师们的赞叹与记录,正是对这份文化自信的最好诠释。(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张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