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广州11月2日电 (记者 蔡敏婕)“这类产品对残障人士的帮助太大了!”来自约旦的采购商马哈茂德·穆赫塔塞布(Mahmoud Muhtaseb)在广交会智慧医疗专区驻足良久,他正仔细研究一款具身辅助移动机器人。这款融合AI算法与机械臂技术的设备,通过精准的轨迹规划和自适应调节功能,为行动不便者提供无障碍移动支持,成为展会现场备受瞩目的创新成果。
10月31日开幕的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首次设立智慧医疗专区,47家深耕产业链核心技术的企业集中展示医疗机器人、智能诊断设备、三维数字人解剖系统等前沿产品。其中,部分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已通过泰国、印度等国医疗设备认证,高压氧舱等康复设备更实现东南亚市场批量交付。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医药保健品出口额达825.62亿美元,同比增长5.13%,对欧盟等高端市场出口呈现结构性增长。
在智慧医疗专区,杭州德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的医学影像通用大模型引发采购商热议。墨西哥采购商卡洛斯·冈萨雷斯连续三天到访展位,详细了解该模型在癌症筛查中的应用场景。“传统AI模型开发需要海量数据和巨额投入,而德适生物通过医工交叉创新,将开发成本压缩至行业平均水平的1/100。”公司董事长宋宁介绍,该模型已实现早产预测准确率超92%,在非介入式肿瘤良恶性鉴别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医疗机器人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正重塑全球医疗生态格局。深圳市德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AI理疗机器人,通过六轴机械臂实现毫米级穴位定位,配合智能温控系统,将传统艾灸疗法转化为标准化服务。展位负责人郑红霞透露:“我们历时三年攻克力度反馈算法,使机器人能模拟专业理疗师的按压手法。目前产品已进入东南亚高端康养市场,单台设备可替代3名理疗师的工作量。”
北京库尔科技有限公司的体外诊断试剂盒生产线同样引人注目。日产300万套的自动化设备持续运转,产品覆盖传染病检测、慢性病管理等12大系列,服务全球170余个国家和地区。“今年我们新推出的量子点荧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时间缩短至8分钟,灵敏度提升3个数量级。”企业国际业务总监王磊表示,海外客户越来越关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这促使我们建立覆盖62个国家的本地化售后网络”。
中国医疗科技的全球化进程,正从“产品输出”迈向“技术赋能”新阶段。宋宁分析称,国内三甲医院每年产生的超5亿份高质量医疗数据,为AI模型训练提供独特优势。而随着《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落地,中国有望在2025年形成万亿级智慧医疗产业集群,为全球医疗普惠贡献东方智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