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哈尔滨10月31日电 (记者 刘锡菊)10月31日,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在哈尔滨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以城市更新为抓手,通过精准施策与系统治理,推动6834个老旧小区、11.8万户棚户区焕发新生,更以“绣花+织补”模式激活历史街区活力,为产城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图为发布会现场 李鹏举 摄
黑龙江省住建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徐东锋介绍,全省累计投入资金超千亿元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6834个老旧小区完成综合整治,惠及居民168万户。通过加装电梯、改造管网、增设停车位等“菜单式”改造,老小区实现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跃升。同步推进的棚户区改造工程新开工11.8万户,30万群众搬离危旧房,全省累计棚改户数突破170万,提前完成国家棚改政策收尾任务。针对城镇化遗留问题,全省启动9个城中村整体改造,通过拆建结合与综合整治,根治了一批环境脏乱、设施缺失的“城市顽疾”。
在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方面,全省累计改造水、热、气等老旧管网超2万公里,供水管网漏损率下降至8%以下。更创新实施“绣花+织补”微更新模式,以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花园街,齐齐哈尔罗西亚大街等8个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为试点,通过建筑立面修复、业态植入、智慧化管理等手段,让百年老街重现烟火气。数据显示,改造后的历史街区商业入驻率提升40%,带动周边房价平均上涨15%,成为文旅融合与产业升级的新载体。
为筑牢安全底线,全省完成647万栋城乡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CD级危房0.8万栋,率先出台省级既有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规定。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三项工作:一是联合中国建科等机构建立城市体检标准体系,实现市县全覆盖;二是编制省市县三级更新规划,生成动态项目库;三是打造省级试点示范片区,形成可复制经验清单。同时加快升级省级CIM平台,集成AI辅助决策功能,构建“体检-更新-评估-治理”全流程闭环,推动城市治理向精细化、智能化转型。
徐东锋表示,黑龙江正以“城市更新三年行动”为契机,通过空间重构、产业重塑、服务提升,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让更新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