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首次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省际联考在天津、河北、江苏、重庆、广东等9个省(市)同步开考,标志着我国长期照护服务领域专业化、标准化建设迈出重要一步。
与大众认知中的“护工”不同,长期照护师需综合运用基本生活照料及基础护理技能,在家庭、社区、养老机构等多元场景中,为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人员提供涵盖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心理支持等复合型服务。根据国家职业标准,这一职业融合了生命关怀与专业技能,对从业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考试内容既有吞咽功能评估、生命体征测量等理论考核,也有实际操作中的细节把控。”来自甘肃兰州的90后考生周文颖表示,为备考五级长期照护师,她系统学习了国家医保局、人社部发布的考试大纲。她认为,这张证书是从业者的“职业身份证”,既能提升个人职业价值,也能为失能人员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在江西从事长护师工作三年的王熊深有体会:“起初因家庭需要接触这个行业,后来发现它能帮助很多行动不便的老人,这种被需要的感觉让工作充满价值。”通过专业培训,她掌握了护理知识及应急处理技能,并在实践中学会了灵活应对。
数据显示,自2016年我国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第六险”)以来,参保群众近1.9亿人,累计筹集资金超千亿元,支出超850亿元。试点地区已形成基本制度框架,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服务机构超8800家,护理服务人员达30万人,较“十四五”初期增长均超50%。
“持有长护师资质的从业人员在招聘中会被优先录取。”河南某康健养老集团居家养老业务负责人李华梅表示,市场对专业认证的认可度极高。持证者不仅具备护理评估、流程标准化等能力,还能为老人提供更专业的照护服务。
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副院长樊予惠指出,随着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扩容,专业护理人才需求将持续增长。国家推广这一险种的目的,是让老百姓享受更好的医疗保障,而技能人才是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关键。
甘肃省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管理处处长肖彬认为,本次省际联考具有里程碑意义,能全面推进长期照护师培养培训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持证上岗意味着服务提供者经过专业考核,将极大提升照护服务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同时便于后续监管和医保基金审核,有效防止欺诈骗保行为。
江西省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处四级调研员张萍透露,下一步将加大长期照护师培训和考试力度,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与照护服务体系的有机衔接,推动服务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江西省医保局将协同人社厅,分阶段组织多批次考试,为全国输送更多高水平技能人才。
随着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综合效应逐步显现,长期照护师这一新兴职业正迎来发展黄金期。从考生到从业者,从市场到政策,各方共同推动着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向更高质量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