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宁11月3日电】(记者 陈燕淼)润肺鸽鲍九层煮、三元壮骨排、桂香绣球……当传统药膳遇上现代烹饪技艺,会碰撞出怎样的养生火花?11月2日,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第三届壮瑶药药膳大赛在南宁正式拉开帷幕,11支参赛队伍以药为媒、以食为介,共同演绎了一场舌尖上的养生盛宴。
图为参赛队伍精心制作的药膳作品。陈燕淼 摄
比赛现场,各参赛队伍通过蒸、煮、卤、拌等多元技法,将绞股蓝、铁皮石斛等壮瑶药材与本地食材巧妙融合。从热气腾腾的汤品到精致典雅的点心,从醇香四溢的茶饮到造型别致的冷拼,5大类共5道菜品既保留了传统药膳的养生功效,又融入了现代饮食的美学追求。
评审环节严格遵循色香味形养五维标准,由中国烹饪大师、中医药专家组成的评审团从味感体验、视觉呈现、质地口感、药理搭配、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综合打分。其中,来自“国壮药膳突击队”的“云涧仙草沁油茶”以昭平绿茶为基底,配伍绞股蓝、铁皮石斛等本土药材,既传承了油茶文化,又创新出化痰除湿的养生功效,成为现场焦点。
图为专家评审团对参赛作品进行专业点评。陈燕淼 摄
“壮瑶药药膳是民族医药与饮食文化的完美结合。”广西国际壮医医院院长黄国东在致辞中指出,医院通过“以赛促建、以训强基、以研转化”的发展模式,已形成药膳研发、人才培养、标准制定的完整链条。三年来,不仅成功承办多场省级赛事,更推出“壮味潜羊烩”“罗汉果陈皮饮”等20余款明星产品,出版《壮医药药膳》学术专著,构建起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本届大赛特别设置青年医师赛道,鼓励35岁以下医务人员参与药膳创新。“我们希望通过赛事平台,培养既懂医理又通厨艺的复合型人才,让壮瑶药膳从医院病房走向百姓餐桌。”黄国东强调。
广西中医药局规划产业处副处长刘畅透露,近年来广西着力打造“桂药膳”区域品牌,已制定40余项药膳制作标准,培育全国首批“药膳制作师”认证人才,建成药食同源培训中心3个、推广中心5个。下一步将聚焦三大方向:一是推动药膳产品进家庭、进社区、进景区;二是建设药膳产业集群,培育龙头企业;三是完善标准体系,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
“当八角、肉桂的芳香遇见现代营养学,当壮家阿婆的祖传秘方碰撞分子美食技术,这就是新时代药膳产业的无限可能。”刘畅表示,广西将持续深化中医药与大健康产业融合,让民族药膳智慧惠及更多民众。
据悉,本次大赛获奖作品将收录至《广西壮瑶药药膳指南》,部分菜品有望通过医院营养科进入临床膳食配方,真正实现“药膳治病,食养强身”的古老智慧与现代医学的有机结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