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守护未成年人:多维度防范医美行业陷阱

时间:2025-11-07 21:07: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周驰

合力避免未成年人误入“医美陷阱”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明确指出,未成年人的生理发育尚未成熟,审美观念正处于形成阶段,极易受到外界宣传的影响。过早接受医美手术,不仅可能对身体造成创伤,还可能引发心理问题,甚至出现效果与预期严重不符的情况。因此,专家建议未成年人应避免进行医美项目。

未成年人医美风险

随着医美行业的迅猛发展,一些不良商家和机构开始利用消费者对美的渴望,通过虚假宣传、发布医美广告、非法行医等手段牟取暴利。更有甚者,部分机构鼓吹“白幼瘦”等畸形审美观,不仅给消费者带来健康风险,还造成经济损失。尤其是一些未成年人,为了追求所谓的“高颜值”,盲目冲动地选择整容,结果往往留下终身遗憾。

医疗美容的本质是医疗行为,必须由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提供。所谓医疗美容,是指通过手术、药物、医疗器械等具有创伤性或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身体各部位形态进行修复与再塑。而生活美容则仅限于皮肤表面护理,其特点是“不针刺、不开口、不流血”。然而,不少生活美容机构却故意模糊这一界限,违规开展医美项目。例如,它们宣称“轻医美”不开刀、恢复快、费用低,属于“快餐式美容”,可以让“变美像喝咖啡一样简单”。这种说法淡化了潜在的医疗风险,容易让消费者误以为“轻医美”就是普通的美容护理。实际上,很多所谓的“轻医美”项目也属于医疗行为,所谓的“微针”“微创”等概念,不过是商家的营销噱头。

轻医美风险

值得警惕的是,网络上的一些错误观点正在侵蚀未成年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例如,一些社交媒体故意制造“容貌焦虑”,贩卖“锁骨放硬币”“A4腰”“精灵耳”等畸形审美标准,引发部分未成年人盲目效仿。更有机构鼓吹“变美要趁早,莫等红颜老”“颜值即正义,美貌即成功”等观点,诱导青少年盲目跟风整形,导致“美容不成反毁容”。一些医美机构为了吸引未成年人做医美,甚至推出“医美贷”“零首付变美”等套路,让一些孩子深陷债务漩涡,痛苦不堪。事实上,按照相关法规,未经监护人同意,执业医师不得为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实施医疗美容项目。然而,一些机构却常常“打擦边球”,在未征得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随意为未成年人提供医美服务,导致医疗纠纷频发。

医美行业的发展,既承载着人们对美的追求,也肩负着守护健康的责任。强化对未成年人的保护,避免他们误入“医美陷阱”,不仅关系到医美行业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有关部门应加强源头治理,建立常态化联动执法机制,通过“行业禁入”“巨额罚款”等方式提高违法成本,严厉打击不具备资质的机构和人员从事医美行为。同时,为了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人,有关部门应将涉及未成年人整容规定中的“监护人同意”进一步细化,防止“监护人同意”沦为形式。例如,医美机构为未成年人实施整形,应由监护人亲自到场,签署知情同意书;医美机构对涉及未成年人的整形行为要主动上报,接受监管部门定期监督检查。

健康审美

爱美是人之常情,人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但是,如果追求偏离了方向,过度追求,就会适得其反,深受其害。尽管美的标准千差万别,但健康美、自然美是人类的“最大公约数”。在追求美的路上,安全与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希望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倡导和培育健康自然的审美追求,帮助未成年人建立正确的审美观,拒绝“外貌焦虑”,让孩子们健康、自信、快乐地成长。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也许,那些与众不同的“小瑕疵”,恰恰是最珍贵的生命印记。“最小干预,最大尊重”,才是对待自己容颜最温柔的方式。

白剑峰

《人民日报》(2025年10月31日 第 17 版)